不过,好在还有个徐柏柏陪着,后悔的不只是他一个人。
陪着他一起喊的徐柏柏“是啊,黎姐,咱们也算有交情了,我妈让我问问订参鸡粥,明天能不能给我们家送几份?”
这交情套的……
“什么时候要?”
“呃……我忘了问了,等等啊……”
向屿寒站在一旁看着双柏打电话后,手机又递给了黎老板,那参鸡粥,是不是上次自己在支晓黎那吃的那一盅鸡肉粥?
他记得那个是炖盅炖的,支晓黎,黎姐,相似的感觉,相似的身材……
难道……
不,也不对,两人的身高还是有点差距的,而且,黎姐脸上有斑,支晓黎的脸很干净,且身上也没有高仪荇化妆后的那种脂粉味,应该不是一个人。
把脑海中闪现的不切实际的想法赶走,向屿寒接过冰果茶先喝了两口,想到家里吃的差不多的水果,也加入了预购环节。
看他们三人约点约多,支晓黎也不一一记了,拿出她送餐的卡片,让他们自己加个号,去她的日志和相册里自己看要什么,再统一发信息订购。
支晓黎又忙了几天,期间还找了个时间特地去世买蜂箱的那个小农场去找徐老伯。
现在的小农场还不是农场,只是小院子,和一片水果林。
徐老伯把果林和自家小院子圈起来,在果林里养了几个蜂箱。采集蜂蜜卖蜂蜜。水果成熟了就卖水果,当然,还有鸡鸭之类的也养了不少。
徐老伯和老伴两人带着小孙子小孙女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也坚持了下来。
后来不远处建了一个动车站,开始带动了这片区域的发展。加上生活的快节奏,让很多市区人开始注重户外的活动。这片小果林便被人看中,想要投资发展成农场,徐老伯想着自己还有孙女孙子,想着以后为孩子留下点什么,便拒绝了。
于是把果林稍微打造一下,成了小农场。每年春天的时候会开放果林让大家进去自行采摘。主要的还是卖蜂蜜,因为果林不大,蜂箱不多。加上很多地方都开放了可以自行采摘的草莓园之类的,徐老伯的小农场生意并不是很好,只能维持基本的开支。
支晓黎会知道这个小农场还是因为易华带她来摘水果玩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