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姜弯腰看黛玉刺绣。
一针一线, 细密平稳,看得她有点呆了。
黛玉正坐在绣架子前头,一抬头见林姜这样发呆, 就道:“要不姐姐读书给我听吧, 我边绣边听着。”
林姜也就随便拿起案上一本书拣了一页读起来。
其实黛玉本性喜读书喜诗文,对做针线不太热衷。况且黛玉眼光高,对自己要求也高, 做的针线活有一点儿不好就要拆了重来,所以素日也只做些香袋扇套——比较好拆。
而且香袋香囊好出数量, 本朝的规矩,长辈的生辰,女孩家一般都得送上两色自做的针线,平日不免就要做点攒下。
但这几日黛玉却罕见地支起了绣架, 绣起了大幅的山水。
林姜看得出, 黛玉心里还是不安的。为的自然是年节下太后娘娘寿宴,要入宫拜寿之事。
偏生这又是个秘密,不能早早叫荣国府的人知道了去, 于是平日两人也就干脆不谈起此事。
毕竟现在书信刚刚命人带下江南, 哪怕是走最快的水路, 估计林如海这会子也还收不到。
父亲那边的消息不来, 黛玉始终不能安心,又不能宣之于口,只好自己想法排解。
绣山水也算是静心的一种方式。
只是黛玉的高标准严要求没变, 四五天过去了,才堪堪绣了一个角。让林姜来看, 这幅山水的完工期限, 大概跟愚公移山的时间差不多。
林姜干巴巴念了一会儿书, 倒是把自己念困了,于是连忙扔下书本子,转了转头,奇道:“哎?宝石呢?又出去搞人事关系社交去了?”
黛玉当年第一回听说‘社交’这个词,就是林姜说的。
林姜告诉她此乃海外流行语,是父亲出海回来后教给她的,现在黛玉也听习惯了,还抿嘴笑:“宝石姐姐在社交方面当真是人才。这贾家上下媳妇丫头们没有个不说她好的。”
“我每日去外祖母处请安,但凡说起宝石姐姐,她们都是又亲近又敬重。明明宝石姐姐才来两个多月,听她们的口气,倒像是提起鸳鸯姐姐、平儿姐姐这些一直在府里的大丫鬟一般。”
可见宝石真是很快跟贾府的人民群众打成了一片。
正说着,就听见大门口有动静,林姜巴着窗子看了看:“说曹操,曹操回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