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板是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海拔不高,一米六多;脑袋微秃,他把两边的毛尽量往中间靠拢了些,仍是资源分配不均,没毛的地方透着铮亮;一双鱼泡眼,眼袋如卧蚕,眼眸却神采奕奕;他穿着一条西裤,脚上却蹬着一双波鞋,上身一件深色的衬衫……这种洋不洋土不土的打扮,是顺德第一代富起来的私企老板的典型装扮。
林伟阳和何倩进去,他热情地招呼林伟阳坐在他的旁边。
通过交谈,林伟阳了解到,李老板是灯饰业界元老。早年在古镇开灯饰加工厂,有赚有赔,做的时间长了,他发现做经销比做厂利润更高,便把事业重心移到经销上。
但他不甘心为人做嫁衣,有计划自创一个品牌。所以他打算给自己的新店起一个容易被记住、又符合珠三角人喜欢听吉利话的名字。
李老板请教了不少广告公司的创意人员,他们给的答案都不能让李老板满意。李老板跟前卫视界有不少业务往来,听说前卫视界刚招了一个能力不错的正牌中文本科生,特意过来碰运气。
李老板很干脆,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大大的红包放在茶几上说:
“后生仔,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帮我的新店起个好名字,我满意,红包是你的;以后我公司和经销店的广告,统统归你做,价位合理,绝不还价!”
林伟阳点点头,思索一阵道:
“李老板,您看‘亮喜来’这个名字行不行?这三个字,无论普通话还是白话,都朗朗上口、与众不同,‘灯一亮,喜事来’,寓意吉祥,符合灯饰这一行业的特点!”
“亮喜来,亮喜来,亮喜来!”
李老板把三个字用普通话和白话念了几遍,眉头一展,高兴地一拍大腿说:
“真好嘢!就这三个字了!小伙子,不错,有料到!红包是你的啦!”李老板把红包塞到林伟阳的手里!
林伟阳望向何娜,何娜赞许地说:
“伟阳,收起来吧,这是你应得的。倩倩,带伟阳回去好好表扬。”
离开何娜的总经理室,林伟阳像做了一场梦,红包攥在手里却是那么的真实!
尼玛,这钱也太好挣了!十分钟、三个字,整整挣了三千八百元!
回到工作室,欧阳兆兴和梁田已经下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