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清晨, 榆树胡同,县君府。
深秋凉风中,陈小六打着呵欠从门房小屋里出来,走到宅子大门前, 抓住门栓用力将往后一拉。
家里的相公每天这个时候, 就要出门去顺天府学读书。
果不其然, 他刚拿着扫帚将门口的落叶扫了扫, 一道高大挺拔的身影,就背着手自中堂里不疾不徐地走了出来。
陈小六立刻肃了脸色,恭敬问候道:“相公早安, 路上慢行。”
顾思远神色不变, 淡淡应了一句:“早安。”
看人走远后,陈小六脸上立刻恢复笑眯眯, 顾相公虽然看着冷淡怕人的很, 但是却意外地好说话呢, 每日跟他打招呼,他都会回一句。
顾思远不知道这小门房的奇怪心思, 稳步走出了胡同口, 在左手边的早餐摊子买了一份灌汤包,拎着穿过东林大街, 向不远处的府学胡同走去。
顺天府学便坐落在其中, 胡同也是因此而得名。
自六月时候通过王家的关系,将玉米呈上去后,谢长月便得到了封赏。
之后, 他们一家人又在黄杨村多留了几个月。
顾思远一心准备八月份将要到来的院试, 谢长月则在地里指导户部的人如何种植第二季的玉米, 毕竟之后向全国推广还要靠官方。
时间倏忽而过, 到了八月底,院试结束,成绩发案,顾思远毫无意外连中小三元,这个时候,他也终于顺着顾氏族人的意,办了一场勉强算盛大的酒席。
又到九月中旬,地里的第二季玉米开始收获,谢长月暂时卸下了担子。
这时候,他们一家人便开始商量着搬家了。
顾思远获得秀才功名后,安平书院已经教不了他,他必须得去更繁盛、更高层级的书院,位于京城的顺天府学自然是最佳去处。
刚好,之前圣上封赏谢长月时,赐下的县君府离府学所在不远,一家人便欢欢喜喜地决定搬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