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姜家那个老姑娘定亲啦!”
“是吗?哎呦, 定的是哪家的呀?不会是个穷酸士子吧。”
“去你的,人家定的是湖广巡抚顾清沅的儿子,大宗伯的小舅子, 还是青年才俊呢。”
“青年才俊能看的上她?”
这些酸话有些是曾经想求娶姜家姑娘没娶成说的, 有的则是不想娶这个老姑娘,但是见安玉娶了,又觉得这姜姑娘身上是不是有什么别人没有的好处。
妙娘当然也听说了,她只笑笑:“我听说那袁家和姜家是世交, 袁大人说了三年要和姜家说亲, 都只用嘴巴说,结果听说姜姑娘盘下酒庄, 就要上门去, 结果姜姑娘拒绝了。现在人家姜姑娘有了好亲事, 他们也不放过。”
“这就叫眼红呗。”韩氏倒是深有感触。
这些年程晷对她那是体贴备至, 只是苦于无子,但程晷官位高, 她娘家势头大, 奉承的人数不胜数,背后嘲笑她无子的也不少。
说白了,这都是眼红罢了。
韩氏倒是个热心人,虽然程晷对程晏的变法持不看好的态度,但她和妙娘关系一直未变, 对几个侄儿侄女也视如己出, 从来都宽厚的紧。
当然,她也怕妙娘误以为她还想过继, 都是找孩子们读书的功夫才过来坐坐。
这不免让妙娘高看她一眼, 若说厚道, 程晷跟韩氏提鞋都不配。
因为婚事就准备在程府办,妙娘还有不少事情,就没留韩氏了,韩氏倒是欲言又止的,这让妙娘奇了。
“嫂嫂是有何事?若有事,千万不要和我客气才是。”
只听韩氏道:“也不是旁的,就是时弟的事情,你也知道,他呀,挥金如土,前天来找我们大爷拿了三千两去。你也是知道的,我们不是心疼这个钱,据我所知,他在京中,这几年,花了好几万两了。”
俗话说□□无情戏子无义,没钱你想和窑姐儿说句话都难。
尤其是高依依这种名妓,那就不是一点小钱能盘下来的。三房固然钱不少,程时每年也能从家里拿银钱,但是几万两真的就太多了。
不够那就只能借了,他能找谁借,还不是找几个兄弟借?
皇甫氏陪嫁再多,也不会给他那么多银钱的,况且她在江宁还不知道他和高依依的事情,若是知道了,恐怕夫妻二人的情分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