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武将,身体素质可比杨思这个文人好多了。
目前不仅缺粮还缺水,杨思的水囊还是留着给他自己喝吧。
秦恭忍不住道,“杨军师真是一点都不急——”
杨思说,“再有一两日就水尽粮绝了,思怎么能不急?”
秦恭将他的表情仔细打量一番,怪哉道,“军师若是着急,怎么会如此淡定?”
杨思反问,“难不成思急得跳脚了,粮食和水就会凭空生出来?”
秦恭:“……”
头一回见人把“破罐子破摔”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秦恭道,“粮食紧缺,士气动摇,最后还不成了敌人的瓮中之鳖?”
杨思笑着去瞧监军程远,笑道,“粮食紧缺不假,但士气动摇可就夸大了。”
秦恭怔了一下,蓦地意识到什么。
寻常军队,莫说粮食缺得只能供应一日,哪怕还剩下半月,军心也会呈现溃散之态。
随着粮食短缺时间逼近,必然出现兵卒私逃或者怯战情绪。
时间拖得越久,逃兵越多,这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举个现成的例子——
许斐被围困山瓮城数月之久,他招募过来的“注水兵”是最先逃跑的,随着时间推移,数量达到了三万之多。他们四散奔逃,流落他乡成为暴徒,危害百姓。之后就是有资格领军饷的兵卒,然后才是亲信部队,危难关头还愿意留下来同生共死的,基本都是忠心耿耿的精锐。
秦恭这几日一直绷着神经,一时间竟没有注意到这点。
万余大军东奔西逃数日,粮草日渐匮乏,底下兵卒还未上报一例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