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了一下,赵昰觉得该要进入了正题,但是由于凌震的谨慎,加上陈大举他们对于整个朝堂上的规矩不明不白,所以赵昰召集的这次会议,算是做了无用之功。
也可以说,没有了蒲家船队的下落,这次会议就真的一点议题也谈论不上来,现在大家还正在惯性的落实着以往的办事方法,没有文官的存在,好像是什么事情也决定不下来了一般。
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虽然是大宋延续了数百年的习惯,但赵昰不喜欢。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唆都居然退缩了,蒲家船队正在朝东而去,目的地,正是泉州的方向,他们竟然走了。
早知道这个结果,还不如让文天祥他们回来呢。
想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张世杰和文天祥,真的甘心龟缩在琼州经营吗?
为什么现在依旧没有信使前来广州禀报自己的消息?
难道,自己这个十二岁的皇帝,真的这么令他们放心吗?
想到这个问题,赵昰心里的怒火就起来了,看来你们真的不把朕的安危放在心上啊。其实赵昰从内心深处,也不希望他们都来到广州,首先是粮草辎重压力太大,其次的原因,就是赵昰做事的时候,不喜欢有人在一旁指手画脚。
而以张世杰为首的那些大臣们,正是这一类的人群。
而此时赵昰召集人商议军情的同时,在穿洲,文天祥与张世杰的意见,也发生了分歧。
穿洲,由上川岛与下川岛组成,两座岛屿,两个不规则的弯月,相互交错,形成了一处天然船只停泊的港湾。
因为两座岛屿之间相隔大约十余里的海路,因为被海岛庇护的缘故,基本上无风少浪,平日里显得极为宁静。
但是这一天,上、下川岛之间,显得热闹起来,大大小小、林林总总一共近千艘船只停泊在这里,大部分伤痕累累,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停驻以后,就有人迅速的在船与船之间快速的传递着命令。
修整,各军清点折损,救火、维修船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