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码好之后,顶上不封,窑门也不封,留着这些口子通风。
从窑门以及6个通风口同时点火,然后将六架鼓风机对着6个通风口使劲的摇动,每架鼓风机旁边站着三四个人,人可以轮流休息,但鼓风机不能休息。
大约十几分钟后,窑里面的煤被点燃了,继续再鼓一会儿风,让煤燃烧的更旺一些,当窑顶冒出了蓝色的火苗,说明点火成功。
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封闭窑门。如此再烧一天一夜,就可以封顶,封通风口,进行闭窑,让火焖在里面烧,发生化学反应。
3月22日,狮子山砖厂的第一口砖窑点火成功!
黄大祥站在顾二身后,看着闭窑后的砖窑。此时的砖窑不再是一堆死泥,而是浑身冒着腾腾的热气,就像一个蒸笼一样。
过了几天几夜之后,水气蒸发干净,窑体被火烧的通红,夜晚看上去就像一个烧红了的大木碳。
这样的火一直烧二十来天,直到里面的煤全部烧完。
然后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等待它自然冷却,大约也要20来天,这样得到的砖是红砖。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扒开窑顶,浇水进行冷却,这样的方式冷却快,得到的是青砖,但在浇水的过程中,很多的砖都会裂缝,成品率比较低。
关渡基地的烧砖匠们当然选择的是自然冷却方式。
到五月,第一窑砖已经冷却完成,顾二指挥黄大祥带着窑工们扒窑取砖。这一窑放进了8000块砖坯,烧出的成品砖大约7000来块,成品率接近90%,试验获得了成功。
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以黄大祥为窑长,以受过培训的烧窑匠为组长,建了50座小土窑,陆续点火烧窑。
这边烧窑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基地的其他工作也按步就班的开展。
六月中旬的时候,早稻成熟了,到了收获的季节。开垦队和种植队共有50台拖拉机,挂上收割机,每台每天可收割20亩,几天时间就把4000亩水稻收割完成,收获800吨粮食。
去年的400多吨粮食吃到现在还剩200多吨,加上这一季收获的稻谷,关渡基地目前的粮食多达1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