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知文去年退休之后,并没有马上来北京生活,特力克还不到退休的年纪,他喜欢开车,想在新疆继续开车。
但经常开车的人哪有从不出车祸的,他车开得谨慎,但并不代表别人就谨慎。
去年夏天,特力克去克拉玛依送货,结果碰上一个醉酒的司机开着一辆面的撞上了他的车,面的撞卡车,吃亏的当然是面的。
责任不在他,但对方伤得非常严重,最后判他赔了百分之十的医药费,差不多两万块钱。
特力克非常郁闷,郁知文也觉得闹心得不行,便劝特力克将车卖了,去北京找点事做。
远夏得知这个消息,便给他们出了些主意,来北京开一家新疆饭店,只要卫生和口味过关,生意想必不会差。他们不会做菜不要紧,花钱雇厨师就行。
要么加盟柳新风的新风超市,在北京开个大超市,生意应该也会非常好。柳新风开超市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开起来也不会太难。
在北京做生意,最怕的就是成本,但有郁行一和远夏,这点成本根本就不算什么事。
郁知文和特力克听了非常心动,便将车卖了,到了北京,准备开店。
郁知文想开个书店,不过远夏给郁知文分析,随着电脑的发展,电子阅读越来越普遍,书店的前景会越来越惨淡。而且开书店特力克也帮不上什么忙,参与感不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会非常寂寞。
最后郁知文还是听了远夏的建议,在中关村开了一家新疆菜馆,只卖中餐和晚餐,每周一关店休息一天。
特力克还特意去学做新疆菜,又雇了两名新疆厨师,口味十分地道,生意非常不错。
郁知文就做起了餐馆老板娘,每天到点去收收银,后来连收银都懒得做,直接请了个收银员。
她自己陪陪父母,看看书,写点文章,毕竟这么多年旅边生活有太多可记录的东西了。
就是非典这段时间,北京所有的餐饮业都停业了,虽然有些损失,但只要人没事,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回越城,特力克就没跟着来,他在北京看店。经历过疫情之后,餐馆生意异常火爆,算是一种报复性消费吧。
远夏领着二老去了他们的工厂参观,看到庞大的工厂和机器,郁振兴和陶思敏才知道两个儿子的生意做得有多大。
郁振兴看得很高兴,说:“中国人就该这样。五六十年前,我在美国看到那些庞大先进的机器,除了震撼,心里就只剩下焦急。咱们中国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社会,什么都靠双手,跟他们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心里想着,这得多少年才能追上美国啊。现在好了,咱们自己也能造这样的大机器了。”
远夏恭敬地说:“是的。我们现在还落后一些,但离追上他们的时间已经不会太久了。”
郁振兴点头说:“照这个发展速度,会很快的,咱们中国会有光明的未来。我们都有幸,能够见证国家从一穷二白发展成现在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