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远夏与郁行一跟索娜尔一家出去逛街。两位老人没去,这种天气出去逛街对他们来说挺遭罪的,郁振兴宁愿在家工作也不愿意出门。
90年代的北京已经开始有了不小的变化,老城区不少地方开始拆建,但跟日新月异的广东和上海来说,节奏依旧是慢的。
纵使如此,还是增添了许多新鲜事物,比如国内第一家洋快餐肯德基。
八、九十年代,肯德基绝对算是高消费,一份十来块钱的汉堡不是普通人能够消费且舍得消费的,但这不包括北京人。皇城根下,有钱人多的是,吃洋快餐也是一种时髦,甚至还有一种优越感,所以尽管是正月,肯德基里还是有很多人排队订餐。抢个空座也费了不少时间。
木拉提和索娜尔跟当下的年轻人一样,喜欢时髦,爱追求新鲜事物,觉得炸鸡和加冰可乐无比美味,每次来北京,都会来这边消费那么一两次。
远夏和郁行一对洋快餐没什么好感,远夏是嫌弃不健康,且性价比太低,郁行一是在美国吃腻味了,他更喜欢中餐。
郁知文和特力克是被高昂的价格吓着了,也没怎么敢点。郁知文一个月工资不过一百来块,还是调到额敏县中学后才提的,她的工资只能够大家吃一顿肯德基,恐怕还只能勉强吃饱。
这个社会变化有点快,郁知文看着两个毫无心理负担的孩子,忍不住皱了皱眉。
远夏见他们不愿意点餐,也不勉强,等两个孩子吃饱喝足,一行人又打道去四季民福吃烤鸭。
等进了四季民福,木拉提忍不住嚷嚷:“远夏舅舅你是不是故意的,要吃烤鸭怎么不早说,我刚刚吃了两个汉堡,已经很饱了。”
远夏狡黠一笑:“我没说?我说你俩看着点,一会儿我们还要吃大餐。”
索娜尔嘟嘴:“可你没说是来吃烤鸭,早知道我就不吃肯德基了。”
要说北京有什么是他们最喜欢吃的,那无疑是烤鸭了。
远夏嘿嘿笑:“没事儿,又没限制你们,一会儿敞开了肚皮接着吃。”
兄妹俩揉揉肚子,表示自己还能再干一只鸭。
郁知文说:“这顿我来请吧。”她看了价目表,这个能负担。
郁行一拦着她:“姐,你不要跟远夏争,让他买单吧。谁叫他钱最多呢。”
郁知文赶紧拍了弟弟一下:“远夏是客人,你怎么能让他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