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华的孩子生在胤禛回来的第一日。
康熙大手一挥, 给这个孩子赐名“弘晖”,和太子的长子,大阿哥的长子一样, 释义相差无几,没显出什么特别之意。
从塞外回来, 皇子们成婚,分府, 进入各部历练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太子的脸色也一日比一日难看。
这个时候, 连同大阿哥在内的阿哥们表现得出乎意料的团结, 无他,谁让太子这个储君往日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而大家骨子里流着一样的血脉,怎么偏偏就他高贵?
儿子们统一起来不服太子, 康熙自然是知情的。
放在往常, 他没准还要担忧太子应付不来,但如今嘛,一来,他还是想压一压太子的气焰,看看太子面对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反应,二来,他要借着这个机会, 把太子身边那些奸佞小人, 心术不正之人通通揪出来。
是的, 即便察觉到了自己和太子日益紧张起来的关系, 康熙仍有些固执的认为, 一定是太子身边有人撺掇, 而并非太子本人的错。
到了这个份儿上,康熙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愿承认是他教导太子的方式出了问题,还是不愿承认太子他本身就有不轨的心思,亦或是废除太子的后果连他也难以承受?
随着阿哥们一个个分府居住,后宫中反倒趋于平静了。
康熙素来不喜宫中消息外传,后妃们纵然想帮宫外的儿子一把,年轻些的还想吹吹枕头风,但自打第一个开口的惠妃被敲打了之后,后头就没人敢效仿了。
说来大阿哥也是有些倒霉,他和太子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看到康熙和太子有了隔阂,要趁虚而入,结果正巧赶上了弟弟们批量成婚分府。
虽说皇帝现在还健壮,朝臣们不敢明着站队,但只要是想让自己的家族世代繁盛的,都悄悄在心底做了选择。
要说原先是大阿哥和太子两个人抢地盘,现在就是一下子又来了一群人抢。太子是储君,朝臣们认定了就是认定了,谁敢两头下注,但原先想搭上大阿哥这条船的就不一定了。
八阿哥出身不显,但岳家可是安亲王府,足以见得康熙对他还算喜爱,且他待人温和,长袖善舞,和脾气不怎么样的大阿哥比起来,和八阿哥相处简直是如沐春风。
伸手不打笑脸人,就算一时看不起势单力薄的八阿哥,也不妨碍大家偶尔交流一下。
九阿哥的额娘宜妃,早年最得圣眷,同时期的几个妃位里头,也只有她的娘家得了康熙格外照拂。而九阿哥本人亦是聪敏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