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着问道:“仙人洞你们进去了吗?”
老韩叹口气:“进是进了,可没敢走太深,那洞里蹊跷得很,大洞套着小洞,小洞里头全是岔路,稍微走深一点准迷路。对了,仙人洞附近的两片山,风水都是被人动过的,我给石头发了照片,他说那地方的风水可能是按照八门遁甲布置出来的,不过他也看不出具体的道道来。哦,石头还说了,你是这方面的行家,到时候我带你过去看看,说不定你能看出个一二三来。”
这么长一段话,老韩也就是用了二十多秒钟就说完了。
我花了一点时间回顾他说的话,才完全明白他的意思,随口问了句:“石头是谁?”
老韩说:“就是石庸。”
实用的原名就是石庸,我没听错,老韩当时的发音就是一个二声一个平声,他说的,就是“石庸”。这年头知道实用原名的人已经不多了,我估计,老韩和他可能是多年的老交情。
在这之后,我又和老韩商量了一下进山的路线,老韩建议我先去垄山遗址那边看看,然后再去找仙人洞,而且不建议我明天立即开拔,最好能等到后天再行动,我全都答应了。
既然老韩是实用的老朋友,那在我看来,他就完全值得信赖。
第二天,我带着大家在商城县转了转,购置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到了第三天早晨,老韩很早就来找我,说现在动身的话,下午三四点就能离开垄山水洼,朝仙人洞方向进发了。
本来我以为,他建议今天才行动,是想让我们这些疲于奔波的人先休整一天,可当老韩说道下午三四点就能离开水洼的时候,我觉得他的语气很得意,就觉得这里头可能还有别的门道。
虽说垄山的遗址就在商城县属地,可事实上那个地方离县城还是很远的,我们先是沿着省道一路南行,从达权店镇下了省道以后,基本上全程都是村路和山路,难走得很,后来甚至不得不将车放在沿路的村子里,徒步上路,一直到了中午一点多才抵达目的地。
这一路上,老韩时常要抬头看看天,吆喝一声:“这两天日头的确好,后头的路肯定好走。”
因为老韩走在队伍前面,我在后面殿后,离他实在太远,也没机会问他为什么老要观望一下天色。
一直到了目的地,我才逮住机会问老韩,日头好不好,和接下来的路好不好走有什么关系。
老韩笑着说:“前阵子山里下雨,日头要是不好,路上的泥干不了。其实吧哈,就算没下雨,日头不好,咱也找不到仙人洞。”
我不禁纳闷:“这话是怎么说的?”
老韩摆摆手:“我跟你也解释不清,到时候你一看就明白了,你是行家,肯定比我看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