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这事是中国特产,也不透明,也没什么标准,那些年可是坑了不少人,好不容易考上了理想学校,结果一下子不知道给你调剂到哪个专业去了,连上诉的机会都没有。
当然也有歪打正着的,在90年代学法律和信息的大部分都是调剂生,因为没人报,后来都牛了。
“488。”秀儿撅着嘴把成绩单递给小伟妈。
小伟妈接达成绩单看了看:“这是好是坏呀?小红,488是考的好还是不好?”
小红叼着半个馒头走过来:“488?行啊秀儿,今年分数线好像是四百七十几吧?我们学校。”
秀儿瘪着嘴伸出三个手指头晃了晃。
小红愣了一下:“差三分?真的呀?不是吧?我们学校应该够了吧?”
秀儿点点头:“这边476,人民大学491。”
小伟妈愣了:“这点儿分儿就收啦?我记着原来都是五六百六七百才能上。”
小红说:“嗯,这几年分数线年年降,扩招。原来招的人少。”
秀儿撇着嘴说:“我还寻思去京都呢,结果是,想的挺美。”
小红说:“就差三分,问问你哥有招不,应该能行。”
……
晚上吃饭,小伟问:“成绩出来了吧?考了多少?”
秀儿瘪着嘴不吱声,小红说:“人大差三分,你有招没?”
小伟愣了一下:“三分?一个填空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