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雨辍学的消息,立刻被消息灵通人士传播开来,油坊门炸锅了,尤其是陈背篓,他一瞬间晕头晕脑的,胜利来得太容易太突然了,令他猝不及防。
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陈背篓,第一反应是,驱逐何采菊的策略真是太正确太及时了,她一走,时局马上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
陈背篓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走上街头,接受人们的祝贺和夸奖。
两年多前,徐朝阳校长宣布刘爱雨和陈望春超马拉松式的比赛之后,人们都普遍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悲观者认为,这场赛跑,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跑进北京城那么容易?
当年李自成百万大军,攻破北京紫禁城,屁股还没把龙椅捂热,就被轰了出来,流走他乡,最后渺无音讯。
陈背篓觉得陈望春有上天赐给的金钥匙,坚持认为取胜只是个时间问题,在他的鼓吹下,部分人坚定了陈望春必胜论,但他们没想到,结局会早早来到。
刘麦秆家里,一场大战刚刚结束,硝烟还在弥漫、战火还在燃烧,交战的双方是刘麦秆和刘爱雨。
刘麦秆得知刘爱雨辍学后,大吃一惊,这么重大的事,她竟擅自做主,没把他这个一家之主放在眼里。
刘麦秆问:“为啥不念了?”
刘爱雨说:“白花钱,念不进去。”
刘麦秆暴跳如雷:“念书是件苦差事,十年寒窗九载熬油,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哪能金榜题名?”
刘爱雨说:“我不想金榜题名,不想高中状元。”
刘麦秆说:“你和陈望春在比赛,你半路撂挑子了,那不是认输了?你爹我要在全村人面前光腚推磨、转圈丢人哪。”
刘爱雨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去北京不是只有考大学一条路。”
刘麦秆跺着脚问:“你想走哪条路?”
刘爱雨不啃声了,她还没想好呢,她只是要从囚笼似的学校脱身而出。
父女俩争争吵吵,暴怒的刘麦秆攥着一只笤帚,边骂边打,笤帚打散花了,刘麦秆也打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