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可不想真被一座土石岗压在头顶上,丧失了自由自在的惬意生活。
“不管是什么人,只要去捧晏永、黄氏的臭脚,就休想踏进我这国师府一步。”晏迟起身就往外走。
芳期知道晏迟已经没有嫡亲舅舅了。
开封城陷落,晏迟的外祖父一家,因拒绝被辽人掳往上京,满门生殉于那场国难,邵州梅氏一族,于晏迟而言其实都是亡母未出五服的族亲,隔着一层。
芳期追上晏迟的脚步,又听他说:“当年晏永游说阿母离避开封,便是先投往邵州,我那时还是个襁褓小儿,记不得在邵州的经历了,只晓得羿承钧称帝定了临安为行在后,晏永来投时,梅门的族公资助了晏永大笔财帛,所以才有现今的沂国公府,梅族公大抵是有情义的人,只不过他一直被晏永、黄氏蒙蔽,没看穿这两个披着张人皮,却长着狼心狗肺。
这么些年了,邵州梅氏的族人也不见同晏家的人走动,这其中的缘故我也懒得去打听,晏永跟黄氏大抵也搬不来梅族公的近亲,能听他们唆使的,必定是为图利益。你说得对,我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因为我那时命悬一线的时候,他们也没哪一个冲我伸出过援手。所以这座土石岗你大可以拿铁锹招呼,不用同他们客气。”
芳期明白了,晏迟这话的意思是对那两位素未谋面的“亲长”,虚以委蛇都毫无必要。
——
沂国公府此夜是一片天愁地惨。
白幡应当是早就悬张,晏竣的尸身也不可能一直等着晏永跟黄氏回来才小殓,虽说还没有正式治丧,不过仆妇们都已经换上了麻衣麻履,这要是晏竣死在了世子之位上,连晏永、黄氏都得换上丧服,就更别说晏迟、芳期了。
所以当他们两个一迈进沂国公府的大门,就受到了不少目光的“洗礼”。
晏迟其实只着了一件鸦青家居常袍,芳期本就在服制,穿的也是素衣白裙。
不过别说晏迟是晏竣的弟弟,就连亲友吊唁,在丧家也得披麻才合礼数,他们这两身锦衣绸裙的,显得太“富贵”了。
芳期跟着晏迟一进厅堂,只见众人穿着的都是麻衣,连晏永都不例外,就觉得心里头汩汩冒起了岩浆。
嫡长子丧,父母要为嫡长子服丧三年。
但并不是所有的嫡长子都享有这样的哀荣,首先这个嫡长子的爹必须是承祧宗嗣的人物,是一族之长或者是一家之长,因为嫡长子日后同样会承祧宗嗣,是家族培养的重要继承人,先于父亲而终,当爹的为了表达对家族失去继承人的悲痛心情,才为嫡长子服斩衰三年,这也是体现对宗法的敬重。
另外在公侯之家,又有别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