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拜九叩之后,还有一连串的礼仪。贡生们来此之前,早已得了礼部所派的专人教授,倒也没有出什么纰漏。
行完礼,在内侍的引导下,贡生们终于落座。
文延朴站在阶下,朗声念诵着皇帝出的试题。
“一问:戊不学孙吴,丁诘之,曰顾方略如何尔。
二问:丙为令长,无治声,丁言其非百里才。壬曰君子不器,岂以小大为异哉。
……
十问:死罪囚,家无周亲,上请,敕许充侍。若逢恩赦,合免死否?”
一共十个问题,都与民事相关。考验的就是士子们的行政能力,看他们在为官后能否处理实际问题。
盛长桢听了试题,略一思索,开始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一个个体态方正,匀润丰满的端正楷字就在笔尖流露出来。
御榻上,老皇帝睁开浑浊的双目,殿中诸生埋头答题的样子在他眼中一览无余。
他招手唤来贴身的老太监,问道:“韩大伴,哪个是盛长桢?”
老太监恭敬地回道:
“启禀官家,坐在上首的那个风姿卓绝的小郎君,就是今科会元盛长桢。”
“风姿卓绝的小郎君……”老皇帝嘴里念叨着贴身太监的形容,目光又朝殿内望去。
排在最左边第一位的考桌上,一个面容肃穆的贡生正在挥笔成文。
只见他面容清朗俊秀,身姿端正挺拔,眉宇间竟隐约露出金戈之气,与周围的贡生大不相同。
老皇帝看着盛长桢有些失神,恍若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定了定心神,老皇帝起身走到殿中,慢慢地踱步巡视着。文延朴、韩章等重臣跟在老皇帝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