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烨被“婢女之子”这四个字刺得脸色惨白的样子仿佛还在眼前。
在这座四方城中,贵人们提起婢女,提起下人,总是带着轻蔑与俯视的,就连下人们自己,也往往自轻自贱,甘居人下。
放眼全国,这样森严的等级,似乎无处不在。高门世家轻视寒门庶族,寒门庶族又奚落平头良民,平头良民再嘲讽贱籍门户。
幼年时,秋芜不曾有深刻的体会,待入了宫,回想起当初在黔州时见过的人和事,才慢慢明白过来。
元烨低着头,拨弄两下盒中的笔,又合上盖搁到一旁,闷闷点头:“秋姐姐,我有些想母亲了。母亲在的时候,父皇虽对咱们冷淡,可从来没人会、会这样说我,若母亲听见,也许会伤心……”
十几岁的少年,轮廓介于俊朗的成年男子与幼小的稚嫩孩童之间,说起母亲时,又平添一分伤感与脆弱,惹得人怜惜不已。
秋芜不由也想起了容才人。
那是宫中少有的好人。
大约因为也是婢女出身,容才人对寻常宫女、太监都十分和善。
秋芜年幼入宫,未被分派具体活计,每日在掖庭做些杂事,偶尔帮年长些的宫女往各宫送些浆洗过的衣物。
别的宫中,贵人主子们从不会多看她一眼,唯有容才人,每次都笑着同她说话,遇雨雪天,还会给她吃一盏热茶,暖了身子再让她走。
后来,她染上风寒,久病不愈。
掖庭的掌事姑姑给她请过一次尚药局的小药童后,见她迟迟不好,便打算将她送出宫外,自生自灭。
是容才人见她多日没去,让人到掖庭问了一句,得知她病了,便替她请尚药局的侍御医看诊,这才将她从鬼门关上拉回来。
痊愈后,她到容才人面前跪着磕头,感谢救命之恩。
容才人看了她半晌,摸摸她因久病而剥落的脸颊,问:“我将你从掖庭调出来,留在我身边,替我照顾九郎,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