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着没劲了,就跑到港口上去看一看、瞧一瞧,顺便训练调教一下手下的三百萧家军,日子别提有多好过了,至于没事过来战高温吗?
带着一肚子的怒气,萧文明终于来到了苏州府衙门门前。
按照大齐朝开国太祖皇帝的规定,大齐各级衙门,每天早上都必须开门办公,听候百姓申诉冤情。
这个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变化,好好的经被歪和尚念得也基本变味了。
懒惰点的衙门,干脆就不会开门,反正也没人会来监督问责。
勤奋一点的衙门,每天早上把衙门大门开个半个时辰,随手也就关闭了,为的就是把伸冤的百姓挡在外头。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汤光耀自然也不能免俗。
萧文明从临海县出发,中途留宿了一晚上,来到苏州府衙门前的时候,还未过午时,可苏州府衙门的大门,却已经关得跟铁板一块似的,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要不我们先找地方住下,等明天一早再来拜会汤大人。”见到大门紧闭的牛庆东这样提议道。
这种懦弱的提议,萧文明当然是不会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纳的:“不用那么麻烦,汤知府同我是故交,自然可以随便一点。”
说着萧文明就叫手下的头目张俊前去敲门。
这次萧文明先来苏州府、后去江南道,身边带着三十个萧家军——人太多了,显得太招摇;人带少了又不管用,三十个人不多不少刚刚好——由由办事谨慎小心的张俊带领着,说不定到了紧要的时刻就能发挥大作用。
张俊听了萧文明的命令,便立即去敲门。
敲了几下,大门终于被推开一条缝,里面探出半张人脸问道:“什么人在敲门?”
萧文明上前一步回答:“我是来见你们汤光耀汤大人的,我是临海县临海屯的……”
谁知未待萧文明把话说完,那看门人已经打断了他的话:“这个点汤大人在吃饭呢,没工夫见你,你明天早点递牌子求见。今天就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