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这一套装置承载了实验人员将近四年的心血,从一次次失败中汲取经验,夜以继日的努力和改进,背后所消耗的人力财力难以想象。
更别说一整台着陆器的总价值了,是不能用金钱衡量的东西。
这也是为何于晗在提出可能要放弃着陆器时,在场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包括于晗自己在内,都流露出了难以抑制的伤感。
这台着陆器就像是他们的孩子一样,如今看到它登陆这颗瑰丽星球,作为家长当然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展翅高飞。
如果不到必要时刻,怎么舍得将它放弃。
见众人没有意见,于晗也是叹了口气,又说道:
“诸位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们是绝对不会放弃着陆器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这个外星文明并没有体现出十分明显的恶意,这应该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事情。”
“接下来我们只能静观其变了,做好本职工作,切记不要慌张!”
.....
不久之后,一个确切的坐标便发送到了方良的面罩中,正是那个发现陨石坑的工业机器人。
“距离不远,大概五公里左右。”
方良比对了一下这个坐标和起源基地的位置,兴奋地说道。
“是的先生,这里还有机器人传输回来的照片,那里应该会带给我们很多惊喜。”
伴随着零的轻灵声音,同时出现在方良眼前的是一连串高清的现场照片,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方良的固有思维里对陨石坑并没有一个十分具体的概念,而这些照片真真切切地向其展示出了一个无比震撼的画面。
那是一个直径大概在四公里左右的巨大坑洞,照片中看不清具体深度,只能瞧见一望无际的黑暗,坑洞边缘的矿石裂面散发着微光,碎裂屑锥在这个巨坑附近形成了一个个小山丘,十分壮观。
工业机器人靠近坑边,从它的视角看过去,甚至会以为眼前时一片山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