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 饭也不肯吃,水也不肯喝,您说您这是做什么?”
亭江县县令孙继川背着双手, 立在牢门前, 语气有些无奈, “此前是您当街和那些个刁民为伍,在大街上闹, 您这不是让我难做么?”
“孙继川,我只问你,宋宪将军的通缉令自荣禄小皇帝登位时便已过了期限,怎么你还要抓他?你当真是为了自己的那点政绩, 连是非黑白都不顾了吗!”郑怀英坐在牢中简陋的木床上,抬起拐杖斥责, “你当初在我门下求学时说的什么?你做官是为了什么?”
“老师,”
此时倒也没什么外人了,孙继川也不顾着县尊的面子,伏低身体, 好言相劝, “老师您莫要动气,这件事并非是老师想象中的那样,学生我也是没有办法才请老师到狱中待几日, 不然外头那些刁民只怕还要闹得更狠, 但老师放心,明日一早我便放您归家。”
“还请老师千万保重身体,人不能不吃饭喝水啊。”
这话才说罢, 便有县衙的一名皂隶匆匆赶来, 凑到孙继川的耳畔低声道, “大人,那边的消息送来了。”
孙继川抬起头,那双眼睛一瞬亮起来。
“老师,我还有些公务要处理,就先走了。”他匆匆朝牢门内的郑怀英行了礼,也顾不上郑怀英是个什么脸色,便提着衣摆匆匆往外头去了。
在县衙后头的院子里,孙继川见到了一位身着锦衣的青年人,他只瞧了一眼那人拿在手中的一块牌子,便忙上前拱手行礼,“下官孙继川,有失远迎。”
那青年人戴着幕笠,令人看不清他的面容,“孙大人,可有什么发现?”
“这……”
孙继川擦了擦汗,“大人,下官三日前便已让囚车游了街,除了百姓在街上闹的那一出以外,确实还没有什么动静。”
“那两位……莫非是还没到亭江县?”孙继川小心翼翼地又添一句。
“孙大人的意思是我的消息有误?”
青年声线有几分沙哑。
“不敢不敢,”孙继川忙拱手说道,“只是这守株待兔已经三日,却仍未见那两位有什么动作,下官斗胆猜测着,那两位是否根本不在乎一个宋宪的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