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回头看了看公子卬,后者点点头:“也好。就依此办。”
公子卬取来玉帛,饱蘸浓墨,龙飞凤舞地留下帖子,盖上宋国太傅的大印,递与门童。
门童正小心翼翼地收好,突然门里传出来慌乱的喊声:“起火了,起火了!”
门童唰地脸色煞白,告了声罪,匆匆入门。
赵府的浓烟越来越大,隔着老远,国人们都能看到。
赵家住在东门,临近东市,做买卖的、逛街的都被吸引了过来。赵府的门前围拢了一票看热闹的国人,不少人手里还捧着早上刚买的瓜,杵在那里指指点点。
“快救女眷!”府内的仆役高呼着四处狂奔,门外的人都能清晰地听出他们语气中的慌乱。
“哎呀,看情形不太妙啊,赵盾大人虽然是一国执宰,平日里却节俭非常,家里的男仆不过门童、车夫和打杂的三人而已,这火看起来不大,但是三个人恐怕也灭不掉。”围观的人饶有兴致地闲聊着。
“可不是嘛,早上我看车夫跟着他上朝去了,家里恐怕少了男人顾不过来这火势。”
公子卬见浓烟越来越大,而外面的国人见同胞罹难,却丝毫没有救援的意思,心里不禁对晋人的道德水平看低了一分。他询问管理道:“咱们要不要进去帮忙?”
管理摇摇头道:“太傅若是此刻入内救火,即使救成了,也将成为赵家的仇寇,而非恩人,如此,此番访晋,大事休矣。”
公子卬震惊道:“奇哉,火中援手,怎么就结仇了呢?”
管理解释道:“周礼,妇人之义,傅母不至,不可下堂,越义求生,不如守义而死。
女人即使被火烧死,也不可以触犯礼法,逾越禁忌。太傅,你是男子,入内救人,即使把人救出来,也会坏了闺第门风,赵家为了脸面也要致你于死地,咱们大老远从宋国经过卫国,抵达晋国何苦来哉?
不正是为了赚些钱粮,好让长丘的子民度过饥荒,请太傅思之,慎之。”
公子卬右手握成拳,杵在鼻子下,思索道:“要是为了拯救他人于危难,却要极大地损害自己和子民的利益。这么做到底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