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书院建立了这么多年,自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新入学的这些学子,第一年主要学的内容有八科课程。这八科课程分别是对应朝廷六部的六科: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和文,武两科。
因材施教,也要发现学子的才华不是。而全科学习,全科考试,最容易发现学子的才华在哪里。
这样,在第二年的时候,学子们便可以在文,武两科之中选一个主科,在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中选两门辅科作为最基本的三科课程学习。
当然,若想让书院将自己推荐给朝廷,那就要多多益善了,学的科目越多,学的科目的成绩越优秀,被推荐的机会则越大。
李清‘两世为人’,无论是记忆力,还是理解能力,都不是其他这些十几岁的孩子能比拟的。是而,对李清来说,这八科课程中,有七科必然都是稳稳当当的第一。
只有武科这一科,差了很多。
穷文富武,对武科来说,底蕴是个很重要的东西。
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和富商大户,乃至小世家的那些子弟,除非他们自己不想学,要不然,他们的武艺都是相当不俗的。毕竟无论是从饮食方面,还是授艺师傅方面,他们的条件,都不是李清家所能比拟的。
所以,对李清来说,想当一个十全十美的学霸,必须要在武科这方面,下足功夫。
为啥非要当学霸呢?
原因很简单!
李清明确的知道: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和富商大户的子弟所组建的‘夺耀’社团,在自己没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之前,是不可能主动招揽自己的。当然,就算自己展现出足够的实力,他们会招揽,招揽成功之后,也不会让自己进入核心位置的,最多只能让自己成为他们的‘表面’人物而已。
原因无他,大家身份之间的不匹配。
是而,寒门弟子组建的‘争辉’社团,才是李清最终的选择。
进‘争辉’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牛 逼的方法,便是以甲班第一的方法进入。
这样做,才能换得足够的重视,夺得最多的利益。
毕竟‘真金不怕红炉火,酒香不怕巷子深!’人才,到了哪里,都不怕没人要。
甲班第一,还是有一定分量的,哪怕‘争辉’社团不要,也要考虑一下对手‘夺耀’社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