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大明,内外交困,党争频繁。
加上崇祯生性敏感多疑、刻薄,又对国家大事急于求成。
短短十年,内阁换了一批又一批人,前线更是频频换将,让每次稍有起色的军政,便被扼杀在了摇篮之中。
这一年,是皇太极建立满清称帝的第三年。
此时皇太极已经彻底统一满洲内部,在他的统治下,满清迅速完成了集权化和国家化,实力更上一层楼。
除此之外,他还征服了蒙古和朝鲜,解决了后顾之忧。
他下一步的目标,正是入主华夏,取代大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天子。
就在前段时间,皇太极率两路大军满怀壮志征明。
九月二十二日,满清贝勒岳托,率右路军于密云毁坏长城,斩杀蓟辽总督吴阿衡。
九月二十八日,满清睿亲王多尔衮,率左路军也大破青山关。
两路大军长驱直入,在距离北京仅有数十里的通州会师,大明岌岌可危,华夏文明危哉。
虽然援军及时,崇祯也已经赐卢象升尚方宝剑,并升为总督,统管天下各路总兵,但心里却有了议和的念头。
在原本历史上,就是因为崇祯这一念之差,让那些揣摩圣意的议和派龟缩不出,不听卢象升节制。
各军的龟缩不出,导致卢象升等力主出战的将领孤立无援,五万精锐将士葬送疆场,万千枯骨尽黄沙。
随后,就在大明君臣的眼皮子底下,满清竟是如同逛后花园一般,在关内腹地任意驰骋,山东八十余城百姓民不聊生,惨遭肆掠。
此战过后,关内外将士皆畏战不前,崇祯更是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
经此一战后的大明,连同皇帝在内,锐气已大不如从前,俨然日落西山之局已成。
再加上接下来河北各种瘟疫不断,崇祯朝廷连重整旗鼓都已经做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