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而言之, 结果是喜人的——
三坊十二巷闹了数月的凶匪,在他们住下的第一夜就彻底解决了。
坊巷间的百姓起初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毕竟那宅院有结界。他们一没听到哭、二没听到叫。只感觉那凶匪一反常态, 有些日子没下山了。
直到被劫的财物又莫名其妙回到了自家宅院里,那些百姓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凶匪十有八·九被除了。
没过多久,这里就流传起了一种说法。
说凶匪被除之前, 有人曾被一个穿得像小仙童的娃娃叩过门, 问道:“这里的人为何家门紧闭。”
那人答道:“因为有凶匪作祟。”
这么一想,那不就串上了么!
一定是那小仙童或是小仙童的主人除的凶匪, 保了平安。
西南一带的人本就喜欢研习奇术, 那阵子因为这凶匪之事,便风靡起了一种物什——
那是在遗留的傀儡之术上有所变通,同民间之法交杂的结果。就是用木头雕一个小人、或是用纸皮碎布画一个小人,以丝绳相绕。既能操控, 也能挂在门口当门神。
希望它也能像那个小仙童一样,冥冥有灵, 护着主人,保家宅平安。
那一带的人给这种东西取了个名字,叫做“木童子”。
多年之后, 同样有贵公子模样的人行经西南一带, 看见了“木童子”的做法,一眼便能瞧透。后来经他几番精改, 便有了一种奇门异法叫做“傀”。
但那也是后话了。
在眼下的西南三坊十二巷里,“木童子”还是个颇有些新鲜、热闹的玩意。
重新热闹起来的长街上, 常能看见一些支着方旗的术士, 盘坐在那里帮人雕这种东西。
灵王大人就喜欢这种有意思的东西。
即便他自己眨眼就能捏一排活灵活现的真·童子, 也不妨碍他在街上看见人家术士雕这个, 就能津津有味地看好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