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的犯官中也并非全是懦弱无胆的鼠辈,白赫平脾性耿直,与程杰江的宿怨极深,势同水火。程大郎是外来户,极少听人提及三十年前的事情。方才那群人叫嚷着,这才牵扯出一桩柔玄镇的旧案。程大郎依附程杰江,说不上是个实在好人,他的心中也很是惊骇自己这个族叔做事的阴损。
三十年前,程杰江被流放至柔玄镇,他就做起了讼师的生意,结聚朋党,兜揽教唆,无恶不作。当时有个姓王的富户,把钱贷给了个孀居美貌的妇人,利滚利的利息高的怕人,妇人还不起了。这位王富户把人捉来,要她拿身子来偿。她自是不肯,被锁在了柴房严加看管,夜半之时她想不通在屋梁上自缢。
那时正是夏季,外头下着暴雨。王富户察觉已是早上,到底是逼死了一条人命,他害怕起来去找程杰江帮忙。
程杰江开口要价就是五百两,王富户只得答应。程杰江说了个阴损的主意,要他回家速速把妇人的鞋子换掉。
这桩官司打到了柔玄镇府衙,程杰江洋洋洒洒写了千余字的状纸,其中说道:“八尺门高,一女焉能独缢,三更雨甚,两足何以无泥?”
柔玄镇的府尹为之所动,最后这案子以移尸作害王富户为结论,具棺了案,那妇人白白死去。白赫平甚是恼怒,他状告程杰江违背天理良心,为虎作伥,善恶颠倒。那时府衙的差役县薄已和程杰江狼狈为奸,这桩公案白赫平散尽家财,却输的一败涂地,他死后,程杰江仍是恼恨,想尽法子和白家作对,白昭远四处碰壁,最后自甘堕落,迷上了赌博,白家更是慢慢走了下坡路,再没起来。
这桩公案过去了三十年,柔玄镇无人再提了,连白家人自己也不想说,白明简只记得祖父遗训,却并不清楚缘故。然而程杰江老而不死,他会轻轻放过一个十四岁的幼童吗?
他在谢灵松面前提及白家,分明仍是嫉恨的很。
阿措只说程杰江和白家有宿怨,并不知其他,程大郎也就机敏的掩口不提他听到的旧事。两人拾掇拾掇了东西,正要走时,程家管事叫住了程大郎,说是老爷有事找他。
她将皮毛捆成卷,放在从程家拿来的包袱布里,小声说道:“程大哥,那我先走了。”
程大郎想着他俩出门自己是如何答应白家小少爷的,不敢让她一人离开。
却没想她努了努嘴:“这待着才糟糕呢。”她这次出来,本也不是为了来程家。
阿措走后,程家管事将程杰江领到后罩楼,像是突然想起来了,笑道:“大郎,我在偏院看着,这后生手脚很是麻利,闷头不语的,倒比我手底下的人有用,不如放到程家听差吧。”
程大郎自是不敢应承,正要说时,管事又犹豫了。“听说话的尖声儿,他可有十岁?”她和程大郎小声说话的时候,管事就在旁边,一句半句进了耳朵。阿措的原身有一把清丽的嗓子,再粗声粗气也听得出来。
他连忙赔笑道:“就是呢,年纪太小,只怕胡闹起来惹人生气。”
他上了后罩楼看着程杰江,程杰江自然还是那个精瘦的样子,他的心中却已生出平时没有的畏惧。
程杰江先是问管事,外院处理的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