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小嫒有了灵气,完全是最佳的能量来源,她还有符文,符文可以刻画的很小,小到在纳米机器人上,都可以刻画。
尽管纳米机器人身上刻画的符文,数量有限,能够承载的信息也有限,,但是当它们聚集起来,就能实现某种群体智慧,类似蜂群和蚁群。
当这个数量足够大的时候,甚至可以直接取代计算机上面的通用芯片。
只是到目前为止,纳米机器人计划,还派不上用场,其中尤其是聚变反应堆,其中某些改进较大,要求比较高的部件,甚至就连加工中心加工都不成,非要杨青经过炼器手法锤炼过才行。
作为月宫基地的核心,这个反应堆不仅要求功率较大,并且还要能够长时间运行,维护难度低,所以远不是外面那个实验堆可以比拟的。
这个长时间,并不是一两个月或是一到两年,不说能够像太阳一样,燃烧几百年,起码十年以上,不需要停机维护,是必须的要求。
因此杨青一回到基地里面,就被小嫒拉着,去炼制反应堆的核心部件,主要还是压力舱的设计。
原本在蓝星上,压力符阵杨青已经炼制过好几套了,但是经过实验堆的运行,压力符阵虽然可以如同设计中那样,可以正常提供压力,但是原本普通的材质,让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本身承受压力的双重作用下,会渐渐变形,损坏。
按照小嫒的观察,这套符阵的最长坚持时间,也不会超过两年。
这样的寿命,对于普通的商业运营来说,其实已经可以支撑了,但是对于小嫒和杨青来说,还远远不够。
这一次小嫒创造性地采用了多个反应舱的复合设计,为的就是在某几个反应舱发生故障,必须要停机的时候,能够维持能量输出,不会让整个基地断掉能量供应。
这个设计,未来会一直延续到宇宙飞船上面,因为基地设计的反应堆,能量核心的位置,本就那么大,所以就不得不压缩每一个舱室的体积。
能量核心的位置,其实是不能放在扩展空间的,虽然扩展空间,理论上是和正常空间连接在一起的,一亿度左右的高温,也达不到烧穿空间的目的。
但是过于活跃的内部能量,却可能对扩展空间造成影响,尤其这里面,还有压力符阵,带来的超级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