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了氦三,早就被迫和里面的氢原子发生反应了,根本轮不到彼此之间的碰撞,就像一滴墨水,滴落在一片大海里,很快就找不到其他墨水分子一样。
杨青和小嫒,是按照一亿五千万度的标准,进行点火设计的。
洪荒的人类,对于符阵的设计,已经到了巅峰,而且随着修士对于自身防护的强化,作为杀伤力最强的火系符阵,也自然地水涨船高,具体表现就在,温度越来越高了。
这一亿五千万度,其实只是开始,要是还不够的话,杨青还可以连续叠加几个,至少能达到两亿度以上。
这样的温度,哪怕是强大的化神期修士进入里面,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就被化成一股青烟,直接蒸发掉。
最重要的是,这些符阵,体积很小,很容易压缩,随着灵气的供应增加,火焰的温度才会越来越高,这样做成的反应堆,很适合作为飞船的动力来源。
虽然现在的飞船上,大部分功能都需要灵气作为能量源,来操作。
但是在蓝星还有太阳系,灵气也是一种极度贫乏的资源,或许在太阳或是木星这样的气态行星内部,会有一个丰富的灵气环境,但是在几颗岩石行星上,还有宇宙空间,绝对是稀缺。
所以聚变反应堆发电,然后用电力生产灵气,才是未来宇宙飞船的最佳能量来源。
不过现在聚变堆还都没有建立起来,杨青虽然在理论上,已经完成了聚变堆的应用,然而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地建造运行一个真正的聚变反应堆,还是蓝星上都不具备的,纯粹的以氦三为原料的聚变反应堆。
所以这第一次,还是需要建立在基地附近,而不是直接在主基地的反应炉为止建立。
这自然是通过聚变堆的运行,找到一些bg,修改以后,才会放进基地里面。
虽然反应堆在工程车辆,没有把场地清理完成以前,还不能投入建设,但是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氦三原料的采集,马上就要开始了。
尽管氦三通过简单的加热,就可以从月壤中分离出来,但是可以从月壤中分离的,又何止是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