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华继上次的二十万片芯片后,再次订购了五百万片的芯片产品,此时整个生产车间,正在全力赶工着。
为了应付威华的订单,杨青也需要从外界订购几台光刻机,自然不可能是euv,这样采用极紫外激光光源的顶级光刻机,不过倭国的尼康产的纳米深紫外光刻机duv,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采购光刻机,杨青很自然地就选择了威华的渠道。
哪怕杨青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了,不过他的身份还是不能和尼康对等,他也没有直接联系的渠道,一个订单,就能拖延上几个月时间才能定下,更别说交付了。
国内的纳米光刻机虽然已经下线,但是他的产能明显不足,至少轮不到杨青采购。
尼康也曾是世界光刻行业的龙头,不过在世纪初的时候,他一系列操作失误,终于倒在了平平无奇的新对手,阿斯麦带来的浸润式光刻等一系列的新技术上。
技术上一步落后,就是步步落后,随着光刻机的用户减少,尼康对于未来的研发投入也在减少。
更别说阿斯麦不断拉拢各大芯片设计代工企业,并利用米国打压倭国半导体产业的机会,几乎聚拢了全世界的与光刻机息息相关的产业。
在这些企业的帮助下,他终于突破了纳米的限制,率先实现了极紫外光源,也就是纳米波长的紫外光,从而一举奠定了自己的领先基础。
而尼康的f光源失败,从此以后,尼康就只能徘徊在中低端市场,不过认真来说,尼康光刻机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只是作为米国制裁的对象,威华就算购买duv,都是困难重重,不过有着国内的支持,威华换了一个马甲,还是成功订购了五台光刻机。
主要是国内目前并不缺乏duv,中芯还有紫光等很多的厂家,都有着duv的存在。
只不过使用duv,实现纳米的工艺制程,需要多次曝光,与一次曝光的euv相比,不管是成本,还是加工效率,都是远远不能比的,生产出来的芯片产品,根本就没有多少的竞争力。
这也是米国不限制duv购买的原因,你越生产就越亏,最终就只有放开融资,资本就有进去赚钱的可能。
尼康这几年一直很不景气,常年处于亏损的边缘,金主牙膏厂这两年的订单也在慢慢减少,所以对于他来说,活下来才是关键,这份订单正是他急需的救命良药,预计这个月底,第一台光刻机就会运过来,两个月以后,所有的光刻机就能安装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