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管国师为何突然帮太子,皇上见百官没了声音。
才清了清嗓子开口:“诸位爱卿还有没有别的意见?如果不说话,就是同意国师的
看法,朕可就要退朝了。”
“臣有不同之见。”许安年缓冲了一下,终于找到了状态,拱手走了出来。
“哦?丞相说说看。”皇上换了只手撑脑袋,等着许安年辩驳。
“纵观前朝历史,也有过类似于科举的制度,其中条件甚宽。不论家世身份,但凡
有才,皆可参考。”
“可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不少富商拿着数额巨大的财富,收买考官。”
“不仅没有为朝廷筛选出更优秀的人才,反而还让那些心机深沉,看中名利的商籍
浪子祸乱朝纲。”
“更有甚者,官商勾结,鱼肉百姓。祖皇帝正是因为考虑到这些,才在设立科举制
度的时候,增加了种种条例,限制参考人员。”
许安年说得头头是道。
皇上眉头都忍不住皱起来,这也是他所担心的事情。
太子却是冷笑出声:“许大人好一番肺腑之言。”
“本宫且问你,如今高坐庙堂的诸位,可都是两袖清风?”
“可是为国为民?忧心出力?”
许安年脑门儿青筋直抖,咬着牙道:“自然是!”
“好一个自然是!那本宫倒是要拿另一件事来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