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好好说话不行吗?每次都要说你是雪鹿第一人,那有何用,再说了,我可不比你差多少。”
......
李元年确实是雪鹿第一人,同时,这也仅仅只是他在雪鹿书院的名号。李元年三岁入道观,跟着五一道长学习道理,在漫长且艰辛的十七年学习中,融古通今,博览群书,也成为了这五一道观里最为年轻的道长,虽说道观只有寥寥数人,但比起整个地洲来说,也都是位列在前的天才一般的存在。
而因为五一道长属于幽隐道士,在道家里,是那有着高深道术的道人,所以李元年从小学习到了许多普通道观没有的道家知识,随着前人的经验,李元年也踏上了寻找神仙的路途。
“修道得道,在自然中寻找道法,然后步入云上之境,此谓仙途。”
五一闭关前这样对着李元年说道,他告诉李元年,一定要坚持下去,无论有何种艰难困苦,有何种不幸和难言之隐,都要始终保留一份对仙途的信任。
于是二十出头的少年李元年,独自行走于江湖之中,听闻雪鹿书院有着许多德望先生,便求知若渴的连夜跑去,在大雪纷飞中,于门外久等一夜。
晨起,那开门的老先生张之德发现在大雪中蹲坐着冷得瑟瑟发抖的李元年,一脸关切问道:“少年何故躺风雪?”
李元年一把摸去脸上的冰雾,红通通的脸上露出了喜极而泣的笑容,鞠躬说道:“晚辈元年,想拜在雪鹿书院学习。”
张之德摸着胡须笑了笑,仔细看了看说道:“元年,你从何处来,又为何来呢?若只是为了读书,这天下书院多的是。”
“晚辈从山中来,读书,也只是为了心中的执念和希望。”
随后张之德将其带回,收入自己门下,正如他对其他书院中的先生所说:“由我引导,此子必成大器。”
在得知李元年的仙途之执念后,张之德并没有什么惊讶,反倒说道:“仙途难寻,如河中采云。但若是有心之人,也许能算得上天命而为,既然你准备好了,那我助你一臂之力便是。”
......
此后二十年里,李元年带着只兰一同游历地洲八方,看尽人间百态,尝尽人间百味,结识了许多仁人志士,认识了许多高官达贵、世家王侯,也在民间与地痞流氓斗智斗勇过,也与乞丐共睡过一个洞口。有过穷苦的时候,也有过富裕的时候,但当李元年到了四十不惑的年纪时,只兰对着李元年说道:“寻了半辈子仙途,那你如今知道它在何处了吗?”
李元年看着那街道边啃着脏馍馍的乞丐,缓缓说道:“仙途不在自然,而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