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高秋娘真有心认下李世民这个郎子,他跟着长孙晟学艺的事就会水到渠成,长孙晟会轻松答应这个请求。
然后,国公府再让人去提亲,这对长孙将军府来说,反而成了求之不得之事。
------
窦氏和高秋娘初次见面,先是提出让孩子们展示才艺。
这又直接提出,让李世民跟长孙晟学艺。
高秋娘不管是当场同意,还是拒绝,都不太合适,只好说道:
“还望夫人见谅,这事妾身也做不得主。”
“夫人也知道,我们家将军公务繁忙,怕耽误了世民。如果夫人和国公坚持,我回去以后和将军再作商议,夫人看如何?”
窦氏见高秋娘没有说同意,也没有把话堵死,就推心置腹说道:
“说出来不怕夫人笑话,说起来我家也是将门之后,但我家相公七岁失怙,憾失家传,向来担的都是文职,未经过战阵,靠相公恢复往日荣耀几无可能。”
“我们只是想,让世民从军建功立业。但在对他的培养上,相公深觉自己难以胜任,只得另请高明,希望能经长孙将军点化。”
------
高秋娘听窦氏所说,确实发自肺腹。其乃帝室之胄,生性高傲,像这样的事,不到万不得一,怎能启齿向外人言说?
于是安慰道:“世民超尘脱俗,非比寻常孩子,如今年纪尚幼,难道还怕得不到明师指点?”
窦氏用赞赏的语气说道:“长孙将军二十年亲临战阵,文韬武略,大隋朝谁人能比?”
三人沿着花园小路边说边走,不知不觉已在园中转了一圈。
杜氏知道,李世民跟长孙晟学艺的事,一时也定不下来。就说道:“孩子的事,容以后慢慢商议。”
“夫人远道而来,车马劳顿,先回去用了晚膳,也该早点歇息。”
高秋娘对书香道:“你去看看,晚膳准备得怎样?我们陪夫人到西院,看看住处安排得如何。”
到了西院,婢女、仆妇们已将各处收拾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