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渐本来坐直的身体,瞬间松垮下来,装作泄了气的样子。
高秋娘见孩子们作怪的表情,也不作理会,继续说道:“不愿练习书法的,现在可以退出,有谁?报一下名字。”
孩子们都没有应声,为了学棋,也只得接受高秋娘这个附加条件。
高秋娘的目光,从孩子的脸上一一扫过,说道:“既然没有异意,我就教大家学棋。”
“明日,我会和你们母亲商量一下,让人把花园的翰墨斋收拾出来。女孩子都到那里,跟着丁娘子读书、写字、学棋,也可以学琴、学画,五天一休沐。我空闲的时候,也会过去,为大家答疑解惑。”
几个女孩子听了,个个拍手称快。
以前,她们都是跟着自家母亲读书、认字,想起来就学一会,想不起来就放任不管。
现在,有了固定的女先生和学习时间,还可以兼习琴棋书画,孩子们自然高兴。
------
长孙湛问道:“祖母,男孩子怎么办?”
高秋娘道:“男孩子应以学馆为主,在我这只是学棋,指导书法,也要像你们小姑姑一样先学打谱。”
“你们每十天务必记牢一局棋谱,心思灵活的可以快些,但不能耽误学业。从今日开始,各人就可以安排贴身书僮,找书香抄录棋谱,一次抄录一局。打谱之时,如有疑问,可在休沐之时,找我或丁娘子答疑。”
最后,高秋娘又加了一句:“在抄谱之时,记得将练习的书法拿来我看。”
说完这些,天已过午,玉菡过来回话,说午膳早已备好。
高秋娘吩咐,将午膳摆在前厅东间,领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用了午膳。
------
第二天,高秋娘将三个儿媳喊来,和她们说了办女子学馆的事。
昨天,三人都已听儿女们回去说过,无不感激高秋娘帮了她们大忙,解了女儿教育培养方面的难题。
世族之家向来是注重女子教育的,历史上不乏出类拔萃的才女,东汉女史班昭、旷世才女蔡文姬,即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