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崇祯对李子霄呈上来的,那些有关万家,几家盐商种种罪行感到气愤,甚至有些支持李子霄的做法。
但更重要的是,李子霄在奏折最后写到,他这次在扬州查抄这几家盐商,抄出了数百万银子,具体数目正在清算中。
李子霄告诉崇祯,等他抄完这些盐商的家产后,会第一时间派士卒,将这笔银子送到京城交给他。
现在,缺银子都快缺疯了的崇祯,一听李子霄竟然能从这几家盐商中,抄出这么多银子,更加证实这几家盐商的罪行。
否则,他们怎么可能一个个如此富裕。
此时大明都快穷死了,京城的那些王公大臣家里,都没多少银子。
区区一个外地盐商,竟然敛了如此多财富,岂不直接坐实了这些人的罪名。
当然,这都是崇祯一厢情愿的想法。
如果李子霄知道崇祯这个想法,他一定会告诉崇祯:你要是让我在京城抄,老子能给你抄出几座金山银山出来。
可就是崇祯的悲哀,被手下臣子集体糊弄着,只能从一份份奏折中了解外面的情况。
而面对一份份对李子霄的弹劾奏折,都没有李子霄一份奏折来的有用,更确切的应该说,没有李子霄奏折中最后那一句话有用。
众臣弹劾再多,也无法帮助崇祯解决他最大的烦忧,银子,没银子就没军饷,没军饷他怎么维持关宁锦防线,怎么支持国内的剿匪。
而李子霄不管这次做的合适不合适,但如果李子霄真能将抄到的几百万两银子送来,崇祯在心里都不打算追究李子霄了。
此时,崇祯甚至在心里甚至是支持李子霄的,已经认定万家,曲家那些盐商,都是国家蛀虫。
让崇祯这么大怨恨的,他记得上次几年前,鞑子第三次入关,包围了京城,虽然最后退走,却也让崇祯心惊胆战。
事后,他向那些皇亲国戚募集银子,想重建京卫部队,谁知道曲家只捐出三万两,但那时候在几大皇亲国戚中,都属于比较多的了。
甚至,崇祯为此还亲自褒奖过曲平安,还赐予曲家一片御赐牌匾。
可是现在,在得到李子霄从曲家抄出至少上百万两银子时,他感觉胸膛憋着一口火。
崇祯这次算是用沉默,支持李子霄,也不得不说,李子霄也够下血本的,一口气肯拿出几百万两银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