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可就等于断了那些盐商的生路,到时候这些家伙狗急跳墙,指不定要搞出什么乱子呢!
李子霄最理想的结果,就是这些盐商最后坐不住,跑来跟他谈合作,他提供精盐,而由这些盐商销售,互利共赢。
所以,这个时候李子霄就需要等待时间,然后让李岩用手里的廉价精盐,一点一点的霸占江北市场。
到时候,那些盐商就算是耐心再好,也会坐不住的,如果有人敢下黑手,到时候李子霄就会让他们见识一下,他手里的刀子有多锋利。
可惜,李子霄终究是高估了扬州的盐商们。
那些盐商还是能够查到,李岩那些精盐,全部出在徐州,自然就知道是出自他之手。
这一次,一向嚣张跋扈的盐商们,第一次低调,没有立即发起反击。
因为对方是李子霄,有了上次李子霄大闹扬州府,以及之前李子霄击杀数千鞑子,杀出的赫赫战功。
让扬州的绝大部分商贾,都对李仔霄心生畏惧,知道这是个无法无天的主。
他们真要是敢一声不吭,就动了他手下的人和盐,估计用不了几天,李子霄的报复就会到来。
说白了,这些盐商一个个也都是欺软怕硬的主,面对有了握着刀把子的李子霄,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尝到了甜头的李子霄,继续朝淮安府倾销精盐,而且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下子可让淮安和扬州的盐商受不了了。
这些盐商只得联系上德王,希望德王可以派人与李子霄交涉。
德王对于李子霄如何炼制出,如此多的精盐,也是感到十分好奇,立即派人到徐州面见李子霄。
而就在李子霄在徐州都指挥使衙门,见到了德王派来的人,还是老熟人,陈胡,李子霄也收到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再次反叛了。
张献忠之前本就是假意,投降朝廷,为了让手下士卒获得喘息之机,休养生息,等待何时的时机再次举起义旗。
而此前鞑子入关劫掠,纵横整个河北大地,却无多少明军该与之交战,这让张献忠再次看清了大明的虚弱,坚定了他再次造反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