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方三十步远的地方,有一个高台。
高台上,一名穿着明黄色龙袍,容貌清秀,但脸色却带着些许苍白的中年人,正坐在龙椅上,目不转睛的看下来。
“这位就是明朝的末代崇祯皇帝,朱由检吧。”李子霄心中默默的想着。
李子霄来的时候,早朝已经在进行了,此时就听见卢象升正在开口说话。
“皇上,鞑子已经退出关外,此时乃是朝廷解决被鞑子祸害的,直隶各县城的关键时刻。
要是不能让各县城百姓安排妥当,耽误了春耕,那可就要出大麻烦了。而且此时聚集在京城外的流民,已经多达三十多万人。
这些流民必须尽快遣散,让他们各回原籍,让各县县令组织重建家园,准备春耕事宜……”
看到脸上浮现出悲愤之色的卢象升,正在向崇祯提议,如何收拾鞑子留下的惨剧,恢复生产。
此时,鞑子退走后,摆在崇祯面前,最主要的两道难逃。
一个就是此时扎营在京城周围的三十多万各路明军,他们每日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京城也负担不起啊。
所以,需要尽快将这些来自各地赶来勤王的明军,打发走了。
可是,人家千里迢迢过来勤王,你连点饷银都不发,人家会走吗,肯定不会啊!
而第二个难题,自然就是越来越大涌向京城的流民问题了。
那些流民聚集到京城外面,不仅对京城安危构成威胁,甚至这些流民如果不能返回原籍,还会耽误即将到来的春耕。
而要想解决这个难题,还是需要钱粮,不仅赈灾需要钱,组织春耕,为这些流民购买粮种,耕牛,农具等,全都需要钱。
但面对卢象升的种种提议,户部尚书只有一个句话:“户部没钱。”
李子霄也不认识这个户部尚书是谁,历史上他根本不可能记得住,反而面对这位户部尚书如此坦荡的话,李子霄也是一阵无语。
没钱,不管卢象升提出多么好的提议,全都是一句空话,根本就无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