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为了钱,不少人都敢冒什么危险,哪怕是万家在扬州势力庞大,同样有人敢对付他们。
随后,李子霄更从关道文那里得知,这里面的一些利益纠缠。
此时明末,朝廷虽说也是执行盐铁专卖。
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朝廷将盐低价卖给那些盐商,再有这些盐商销售到各地。
每一斤官盐的售价是一分银,但那只是最低价。
盐价经常会涨,有时价格甚至会达到每斤六分银。
而那些盐商从朝廷手里拿的盐,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钱的价格和五钱五分的税率,一引足足三百斤。
一引三百斤盐,不过八钱进价,加五钱五分的锐率。
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
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
因此,纲盐法实行以后,无数的人发了,权贵们发了。
盐商们更是发了,微商、扬州商人等,强势崛起,造就无数大盐商,富可敌国。
一斤上等猪肉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肉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
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万家就盯上了这块肥肉。
可因为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
哪怕是万家也不例外,他们之前就是这个圈子外的人,现在想要进这个圈子,势必会挤走一部分人的利益,那些人当然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