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到刘文昊所说的话,他惊讶的有些合不拢嘴了。同时大脑还充满着无数问号,那石炭末子真要是能和大块煤一样,崛围山的炭井岂不是一个聚宝盆?
刘文昊的方法在后世来讲并不复杂,无外乎就是将那些煤渣子做成蜂窝煤罢了。
不过在大宋年间,这可是个新奇的玩意,毕竟那蜂窝煤还是二十世纪的产物,所以谁又能知道呢?
现在崛围山上的炭井每日都能产出不少煤炭,但因为天寒地冻,一些所谓的大块煤并不容易被那些民夫挖出井外,所以产出最多的,还是这些没人要的煤面子。
听了刘文昊的说法,李岸急的不得了,如果刘子明没有说谎的话,那他岂不将要富可敌国了?
不容分说,他赶忙拉起刘文昊就往郊外的一处宅子走去。
早在来到太原之后不久,李岸就把崛围山出产的石炭,当然,都是那些块大耐烧的储存在了此处。其用意不用说大家也能明白,这自然是用来疏通各层关系的。
崛围山的大煤块虽然不多,但供应百十户人家那绝对没问题。当二人来到此间之后,李岸便按照刘文昊的吩咐,派人准备好了制作蜂窝煤所需的物品。
其实蜂窝煤的制作方法不是特别困难,只是相应的步骤有些繁琐,并且因为需要一些压缩设备,所以李岸即使看了三遍也没看出来怎么制作。
在这里,刘文昊并没有什么好的压缩设备,因此只能用最土的方法,将那一个个蜂窝全都晾晒一遍,最后又叮嘱那些工匠,大家耗了整整三天的功夫,才终于把蜂窝煤弄了出来。
看到眼前的蜂窝煤,李岸的嘴角都合不拢了。可就在这二人忙前忙后为蜂窝煤的销路操心之时,北上代州的沈良终于传回了消息。
由于今年天气异常寒冷的原因,代州境内的金兵缺衣少粮,因此在完颜银术可的授意下,纵兵抢粮,压榨百姓,一时间哀鸿遍野,百姓四下逃窜,就连巨寇王善手下也有二十万匪兵逃出了代州,预计已经流窜到太原府境内!
看到这个消息,刘文昊又粗略的算了下时间,终于明白宣抚使司衙门为何让其招募新兵了。
原来,那李宣抚早就知道了代州的情况,他的用意就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