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大宋最强女婿> 第十八章 知县拉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知县拉拢(2 / 3)

如果没有不能离开太原府范围之内的界定的话,他估计早就跑到江南去苟着了,何必在此担惊受怕呢?

还有,其实对于李岸的邀请,刘文昊心里明白,这老小子指不定在憋什么臭屁!

但不管李岸和自己说什么做什么,实际上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影响,而且刘文昊兴许还能借着他县太爷的大名,还能做更多的事!

因此,刘文昊抱定主意,来到李岸面前施礼道:“学生刘文昊给明府大人请安……”

和当官的打交道,刘文昊深有体会,正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因此一见面,他就给李岸戴了一顶高帽子。

明府是明府君的简称,原本在汉代是对太守的尊称。不过在唐朝以后,多用来尊称县令。然而李岸在唐家人,甚至大多数人眼里都是个破家县令,显而易见,这句话有多么受用。

“哈哈,子明来了!快,看座!”

自打认识千门的老前辈,刘文昊便在他的授意下起了这么一个骚包的表字。

表字不仅是宋代,历朝历代大多如此。古人重礼仪,因此在男子二十岁冠礼后,会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宾主落座,二人相视一笑,而后便开始闲聊起来。

然而越说下去,刘文昊便越迷糊,这老小子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自己猜错了?这县太爷只是因为自己曾是秀才,所以才高看自己一眼?

秀才一说是从汉朝开始的,其实历朝历代,数宋朝的秀才最不值钱。这么说吧,两宋三百年,宋朝的秀才被用的稀碎,以前还会称呼那些有名有实力的稀缺读书人为秀才,而到了大宋却成了只要进了县学就能被称为秀才。

这就相当于我们称呼小学生为读书人一样,其实挺可笑的,但对于这个年代来讲,又有些顺理成章。

当然,刘文昊的秀才之名可不仅仅只有这一个,他的秀才前面还有落第二字,那可就不简单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