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燳:“我也一向待人以诚,讨厌谁喜欢谁都搁在脸上了,为什么还有人说我是昏君呢?”
曹老板:“其实我做的还行吧?刘协那个碍事儿的家伙,我不也没杀了他嘛!”
曹丕:“就是!我虽然篡了刘汉的位,但刘协不也活到死了嘛!这么大仁大义,播主居然不表扬一下?”
视频继续。
【咱们再来接着说那个杯酒释兵权。】
【在每个王朝初期,为了限制那些有功之臣做大做强,甚至是起了不臣之心,往往都要明升暗降或者是除掉几个刺头。】
【最极端的栗子,就是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杀的开国功臣有:楚王韩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燕王卢绾。】
【其中争议最大的,尽显刘邦寡情薄意、流氓本性的,就是给韩信硬生生按了造反的罪名。太史公评价,刘邦在事后的感觉是“且喜且怜之”。】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位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所作所为。那可真的是,没有最狠,只有更狠。】
【立国之后封了34个功臣,大概只有4个人不是死在朱元璋手里。而这四人当中,刘基死于他人之手,汤和在瘫痪五年之后病死,耿炳文死于自杀。真正得了善终的,只有郭英一个人!】
【真真的是把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理论用到了极致!】
【而追随赵匡胤起兵的功臣们呢?大多都得了善终,安安乐乐地过了一辈子。这还不算,赵匡胤的遗训里,还有更重要的内容。】
【第二条,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第三条,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从此,华国历史进入了一个以仁治国的阶段,甚至因此而出现了史上第一个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宋仁宗赵祯!】
【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也几乎没有杀个一个士大夫,几乎没有一个皇帝是残暴不仁的暴君!】
嬴政:“朕之眼中,一视同仁!文人士大夫犯了罪,难道也不杀吗?”
刘彻:“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不杀,怎么行?”
李二:“朕觉得,文人也不一定都是好人,该杀还是要杀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