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涉及到的知识很浅显,但若对病史没有充分了解,就会忽视这一点。
偏偏我们基本上都没看病史,能看看影像资料、了解一下现在的病情,就算重视了。
但能成为名医,哪个不是坚守“必看病历、必看病人才下结论”的原则?
示教手术的旁观身份,不应该是懈怠的理由,更不应该是贸然提出心脏翻转、反对心脏全切的理由。
“现在,对于心脏全切,我想应该已经没有争议了。”
“但是肯定又有了新的疑惑:这么严重的浸润,又是血运动力来源——左心室的浸润,应该怎么办?”
“鉴于左心室的特殊性,再加上时间问题,既往惯例都是保守治疗——根本无法清除,不得不保守。”
专家们各自点头。
别的不说,光是时间上就只能保守。
体外循环最好别超过三小时,超过后患者生存机会将大幅下降。
而这种程度的浸润,想清除的话,需要一点一点抠。
抠不能乱抠,必须注意尽量减轻对心肌的损伤,否则肿瘤抠干净了,心脏也玩完了。
而且粘液瘤的特殊性,必须十分小心清除时发生种植。
除此之外,还得给心脏复植留下充裕的时间。
种种原因下,三小时内完成是不可能的任务。
最关键的,浸润成这样了,真能抠出来?
“但我们敢开,自然不会是为了保守治疗,自然有敢开的底气!”
“而且不光要开下来,还要开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