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数量太多太重要了,哪怕还在校的医学生,也对PCI的再狭窄有初步了解。
能把再狭窄降低到这个程度,性能超越现在的产品几十倍!
这是突破性的进展!
“由于材料的突破,它的排斥反应近似于0,一切现有支架的副作用都明显减少。”
“而且,这个支架适应范围极广,神经外科、血管外科、介入……一切牵涉到血管的地方都有可能用得上。”
魔都老汪腾地站了起来:“血管瘤的腔内治疗?一切病损血管的功能取代?”
无怪老汪激动,他想不激动都难。
刚才五年再狭窄率1%的指标固然惊人,但那是心内科最关注的问题,针对的是粥样斑块形成。
而在场的人都跟老汪一样,是血管外科专家,他们面对的问题中,粥样斑块形成不是最主要的。
有效取代原血管功能,又没有明显副作用的支架,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没错,汪老师你太敏锐了!”雷俊认识老汪,给他点了个赞,接着说道:“说到腔内治疗,这位医生做了独到的设计,解决了堵塞分支的问题。”
“堵塞分支?!”
这四个字出口,呼啦一下,老汪身前身后,站起了好几个专家。
分支问题是腔内治疗的难题,阻碍了腔内治疗的发展。
可以把主动脉这样的大血管想象成城市主干道,而主干道必然有很多辅路、次干道,就象一株大树长出去的许多枝丫。
一个血管瘤的长度,就有可能包含好几个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