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丫头,你这上头写的都算数吧?”
“当然算数了。”覃芩从家里拎过来事先准备好的柳条筐子、麻袋,准备装东西。
覃芩把老王婶子拿来的鸡蛋,一个个数出来放到自己的篮子里,当场给结算了。
老王婶子高兴地说,“鸡蛋攒着不舍得吃,又不好出去卖,卖不出去就没钱花,愁死我了。这下可好了,省得我一大把年纪还要往县里跑。”
“婶儿,以后有新鲜鸡蛋就拿过来,我优先给你算钱。”覃芩对老王婶子承诺。
“还有我!”老吴头把装土豆的麻袋从肩头卸下来,“自留地的土豆长得好,根本吃不完,这玩意儿咱村里家家户户都有,你看着给钱就行。”
“没问题,老吴叔,你的土豆我都要了!”覃芩爽快地过称,付钱。
土豆耐储藏,又便宜,覃芩是很愿意大批量收土豆的。
这个年代,覃家村的人还只是把土豆当粗粮,补充不太富足的粮食。
但她覃芩可是知道土豆的一百种吃法的,总有一天她要让盛产土豆的覃家村富起来。
“慢着!”赵武媳妇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一把抓住覃芩手里的秤杆。
“赵大嫂,什么事?”覃芩不慌不忙,把赵武媳妇儿肥手从秤杆上拿下去。
二刘媳妇儿也跟着过来,站在赵武媳妇儿身旁助阵。
“什么事,昨天晚上我们就去你家排队了,凭啥先给他们过称?”二刘媳妇儿尖着嗓子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