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粗的大树那就更不用说了,那起码是上万斤,如果硬拉,几十个壮汉都拉不动。
不过,骆思恭选择的还是第二种方法。
因为他手底下人多,几十个壮汉不够那就上几百个,总能拉得动的。
而且,他们也不会去硬拉。
这一次泰昌可是给他们送来了很多西殷都城加工的马车轮子和轮轴。
泰昌的原意是让他们多造点平板马车,这样把木材和树枝什么的拉到港口就不用费什么劲了。
他们却是集思广益,想了个办法,造了几台只有两尺左右高的手推车。
这样一来,大树砍倒之后,他们只要把树干这端用铁棍翘起来,在下面塞上两到三辆这样的手推车,然后再绑上绳索拉就不用费太大力气了。
毕竟带上轮子之后就没有什么摩擦力了,几万斤甚至几十万斤的大船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用圆木垫下面轻松推下海,更何况是才几千上万斤的树。
这样一来,开路的速度也快了,因为把树干翘起来垫上手推车再拉走都不需半盏茶功夫都用不到。
他们用这种方法,一个时辰推进五六里都不是问题,一天干六个时辰,那就是三十多里。
至于拉到后面之后清理枝叶,锯成标准圆木,那也不用急,反正后面地方够大,神武营将士也够多,轮番上去弄就行了。
神武营将士甚至还有功夫将树枝都清理好,砍成长短差不多的柴火。
他们忙完这一些,直接把圆木和柴火都抬上马车,北美印第安部族的青壮自然会拉去港口码头附近,根本就不用他们管。
而随行而来的新张国青壮,那就是专门挖树根和修补路面的。
玄铁刀、斧头和锄头、铁锹什么的齐上阵,不管多大的树根他们都能掏出来。
他们把树根掏出来之后,再填些土进去填平,然后用大木桩做成的擂锤把地面擂紧实,再铺上一层厚厚的河沙,这路面基本就差不多了。
这丛林里地面还是比较紧实的,擂一擂再铺点沙子,基本上跑马就没有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