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G和科盈的续命资金,给了困境中的企鹅科技最大的温暖。
然而,就在小麻总等人借助这部分资金,让OICQ进入发展快车道,让注册人数开始狂奔,就在他们以为好日子即将开始的时候。
却没有想到如此的幸福是快乐并痛着的,服务器的烧钱速度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计。
于此同时,由于发展的过于迅猛,企鹅的OICQ也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巨头美国*在线的关注。
在去年和今年接连发出了两份律师函,措辞一次比一次严厉。
律师函交涉的主要意思,是认为OICQ的域名构成对ICQ域名构成了侵权,有误导用户OICQ的服务就是ICQ的服务之嫌。
要是换成刚开始的企鹅公司,对方虽然是国际巨头,即便再施压,他们可能也不会在乎,光脚不怕穿鞋的。
但是,有了IDG和科盈的融资入股,事情的性质便不一样了。
此时的企鹅公司虽然和美国*在线这样的国际巨头相比,依然是不起眼的小蚂蚁,但好歹也算是穿上了布鞋。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鞋的好坏不论,穿与不穿才是关键,此时的他们再也没有了光脚时期的魄力。
一秒记住https://
而同样身为美国的大公司,IDG那边很清楚,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被告的名字与原告的名字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相似之处,就可以构成侵权。
此时的美国是一超独霸的世界警察,长臂哪里都能管的到,被他们缠上绝对没有好事。
于是,在IDG资本和科盈的帮助下,在今年的四月份,也就是刚刚过去没几个月,小麻总他们把企鹅科技原本的域名改为了qi.。
而且因为注册人数的快速增加,算是稳定的打开了这一块的市场,为了市场的稳定,为了避免与ICQ之间的纠纷再起,索性把OICQ也改名成为了Q鹅。
也就是说距离第一次改名字,也就才过去几个月,人们刚刚开始习惯于Q鹅这个更加顺口的新名字,要是这个时候再改一次名字,那就是自掘坟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