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轲把问题抛给了皇宗,你们不是想参与此事吗,那好,就把皇宗内库财权交给朕。
庆温侯身躯微微一晃,“陛下,咱们都是皇家血脉,皇族之间本就是一家人,不分你我。若是大安江山真的到了需要皇宗的银两,臣绝不会阻挡。但是现在,整个局势已经不容再打下去。虽说损失了两万余人,但毕竟已经开创了历史先河,陛下也必将成为我大安史册上辉煌之君。所以说,目前唯有议和一途。”
庆温侯老奸巨猾,先给点甜头拍个马匹,刘轲一听,脸色果然缓和了下来。
“小叔祖说的极是,我大安虽说占据了优势,但继续打下去的话,恐怕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况且战线拉的太长,后勤补给很难说万无一失。所以,朕愿意暂时接受孟托的说辞,不把此次战损归罪于唐川的头上。”
诚王微微点了点头,“既然这样,那议和的底线是什么?那唐川该如何补偿我大安出兵的损失?”
一听这话,刘轲心中却为难起来,“诚王叔,朕想问您一下,您觉得我大安帝国,应该与唐川刚建立的大辛国是睦邻友好,还是该针锋相对?”
“当然是以和为贵。”
诚王话音刚落,刘秉却接着说道,“那还得看唐川是否真心诚意的交好,但是根据此次的偷袭,本王觉得这个邻居,不交也罢。”
庆温侯笑了笑,“刘秉啊,这一点你还真说对了,那唐川亡我之心不死,所谓的议和只不过是想争取喘息的时间。所以说,即便是议和,也要把唐川的生存空间压制到最低限度。”
刘轲眼神一眯,“小叔祖,那您说该怎么谈?”
庆温侯淡淡的说道,“不是有林奇吗,此人之才堪比孔赞,相信他能对付那个孟托。”
刘轲这下子算是听明白了,这三位来到皇宫,分明是给林奇站台来了。看样子他们也是收到了风声,怕刘轲果断的换掉议和大臣。
刘轲微微向后一靠,以威严的语气说道,“林爱卿确实是难得之才,但他这些天的表现有目共睹,非常令人失望。如此大事朕可不敢再耽搁下去,所以朕已经决定,由兵部尚书杨继洲接任议和大臣。杨爱卿也是两朝元老,又熟知两军情况,由他来接掌议和大臣,朕相信会给我大安带来长治久安的和平。”
三人一听,刘秉率先沉不住气了,“陛下,臣不能同意。杨继洲此人他~他根本压不住孟托。议和大臣非同小可,一旦立场动摇,那将导致我大安帝国损失严重。”
庆温侯也跟着说道,“不但是损失严重,唐川没有了压力,整合了北辛各部之后,谁能保证他不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