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南夷或蜀地来说,坪乡已然是个世外净土。
对于李峻,李秀虽不相识,但却是早有耳闻。
三年前,她随父亲在益州之时,就听说了牙门将李峻双骑斩叛首头颅的事迹。
那时,她才十三岁,但这并不妨碍李秀仰慕一位年少的英杰。
少女常常会想象那位英杰的样貌,会去猜测那位英杰杀入敌营中时的思绪,更会畅想如果自己见到了他该说些什么。
在平春城中,听到李峻的名字时,少女的心动了一下。当她看到李峻那精湛的刀法时,少女的心又动了一下。
但仅仅是心动而已,更多的则是让少女觉得有些失望。
李秀认为,她心目中的英杰不该是与一群泼皮无赖厮打在一处的人,应该是继续驰骋在疆场上杀敌于乱军中的英豪。
救下裴璎,李秀也并非是为了李峻。
只是李秀觉得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恩怨,就该在男人间解决。
用一个弱女子来做以要挟,这不是男人该做的。既然不是男人,那就重新投个胎也就罢了。
两日来的接触,李峻在少女心中形象真可谓是一落千丈。
李秀不知道自己心中的这个英杰究竟怎么了?为什么会变成如今的这幅模样?
整日地经商,整日地闲逛,整日地吃吃喝喝。
又如现在,整日地研究着吃食。
这一系列的反差,让少女李秀不愿多与李峻交谈,但她倒是挺喜欢和裴璎相处。
贤淑,善良的裴璎让李秀觉得就像一个姐姐,一个俏美的且可以交心的姐姐。
“牙门将,刀不用了,这做饭食的功力倒也是惊人呀。
看见裴璎又跑到门口处的炉子边,李秀踱步到了大面板旁,斜眼瞥了一下正在包饺子的李峻,趁机嘲讽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