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这有什么办法,我们与突厥鏖战数月,可以说是打了个两败俱伤,这三国屯兵未动,以逸待劳,随时有可能进兵大唐。只是碍于突厥大败投鼠忌器而已。于突厥是他们向大唐议和,于三国,是大唐向他们议和。估计老李这次要出点儿血了!”
“你说的没错!”李明达脸上露出几分气愤的神色:“这些蛮族狼子野心,总想着在大唐身上要一块肉下去。若不是与突厥之战大败一场,这些跳梁小丑尤其干在我大唐面前耀武扬威!”
李昊闻言不语,只是心中默默地重新审视了李明达一番。
没想到李明达小小年纪,竟然已经能看出事情本质了,以她的性格,专门来着镇安王府,又怎会只为了抱怨两句,看来她也看出秦叔宝他们战败,绝不是一个小小运粮官指挥失误,背后肯定还有更大的阴谋。
“李大哥,你觉得浑水之下藏着的是谁?”
李昊摇摇头:“我只能肯定一点,这次三国使者来长安议和,谁最积极,谁就是搅乱局势之人。毕竟文武百官里,大多都是无利不起早之辈。”
李明达闻言,陷入了沉思当中。
最近几个月来,李明达也在暗中调差军粮之事,可惜李世民为了稳定军心,一早就把运粮官斩首示众,再查不到别的东西。可听李昊这么一说,她似乎找到了一条新的思路。
李昊离开长安数月,长安局势如何发展的他根本不清楚,此刻也只能依靠李明达了。
沉思了许久,李明达突然眼前一亮,她压低声音对李昊说道:“我想到了两个人很有嫌疑!”
“说说看。”
“首先是六皇子李愔,灵辉军在沙洲击败六万突厥蛮兵的事情传回长安后,父皇大喜,立刻调派了十万大军前去增援。可不料半个月以后,前线就传来了大败的消息。当时由于事情来的太过突然,我和父皇都来不及反应,可现在向来,李愔那日做的事情很奇怪。”
“怎么个奇怪法?”
“在战败的消息传回长安,父皇急召文武百官商量对策,可那时,李愔就已经率兵包围了李家庄和镇安王府!他当众说了灵辉军在大军战败前的行军路线,诬陷你与突厥合谋害的大军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