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八格格党>都市小说>我的重返2002> 第三百七十六章:中东土豪也来搞芯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七十六章:中东土豪也来搞芯片(2 / 5)

而且在2000-2006年这段时间内,AMD凭借创新力和扎实的工艺水平和主打高性价比的营销策略,一度把英特尔揍的满地找牙。

比如经典的Thhbred-B核心的1700+/1800+、巴顿2500+、Athlon XP威尼斯核心的3000+、Athlon 64 X2 3600+,以及FX-55/FX-60等一系列神U,对抗Peium D丝毫不落下风。

直到2006年,英特尔彻底放弃了构架,把唯“主频论”切回到“功效论”,启用了迅驰笔记本平台的奔腾M系列CPU的设计团队——即名噪一时的以色列海尔法团队。

该团队此前在迅驰笔记本平台大获成功,奔腾M的CPU占领了90%的市场。于是英特尔决定把该构架移植到所有PC平台和移动平台。该团队重新设计一款CPU,核心代号Merom,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酷睿!

再加上2006年AMD做了一个当时看似正确,实际上却将AMD推入深渊的决策——斥巨资54亿美金收购ATi。

收购前芯片市场的竞争格局是:AMD与英特尔在CPU上竞争,ATi与英伟达在GPU上竞争。而英伟达和AMD是关系不错的合作伙伴,英特尔和ATi则是另外一对。

AMD收购ATi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自己既做CPU,又做GPU,相当于一家跟英特尔和英伟达两家直接竞争。

原本跟AMD关系非常好的英伟达一下子就被推到了英特尔阵营。

英特尔一看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放过,于是开始加大投入,并且迅速对产品进行迭代更新,从2006年开始几乎每隔一年时间都会发布一代新产品。

要知道,此时的英特尔还没有牙膏厂的称号,在这段时期为了把AMD打趴下,产品性能几乎每年都会有全新的突破。

反观AMD这边因为收购ATi消耗了大量流动资金,再加上英特尔跟英伟达接连发力,产品迭代上AMD不管是CPU还是GPU都被打得丢盔卸甲。

于是在2008年AMD终于扛不住了,AMD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卖掉晶圆制造业务。买主是土豪爸爸阿联酋的ATIC,重新组建以后的公司就是此时的格罗方德。

这家芯片代工厂虽然成立仅仅只有一年多时间,但是技术上完全没有问题,毕竟AMD的底蕴在那里摆着。

听梁孟颂讲完格罗方德跟超威半导体的渊源,张汝金跟胡威武都是眼前一亮。

“这个的确可以试一试,如果格罗方德能够接龙芯四号的订单,就不用再担心受台积电的掣肘了!”

沉浪点点头:“好,我这就让人联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八格格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