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兄台对于民又有何见解。
民者,国不可少民。
民者以食为天,裹腹饱饥,是为民。
又有农民一说,农民春天耕种,夏天除草,秋天收获,冬天贮藏。
四季之规则,皆在民事之劳作上。
一个国家倘若没有民,那么便如同一个没有了鲜血,民乃国之根本,苏洵淡淡道。
兄台所说治国根本,在下不敢苟同,焦天瑞皱了皱眉头,缓缓道。
你有何见解,不妨说出来。
君王行政,并非赖于民,就以当今三洲四岛之势,大部分都是修士,又有何处是民。
故而,兄台所说的民,早已经不复存在,岂不是一番空谈。
以我之见,这民者指的乃是现在的三洲四岛修士,即民者指的便是这类人的总称。
苏洵一听,摇了摇头,继续辩道:“民与修士有着根本区别,两者无法混为一谈。”
修士所奉行的乃是强者为尊,强者便是规则的法则。
修士可以轻易发动战争,甚至是成为军队的军人。
民者,从尸从氏,尸大致是指身体不动弹,意为不迁徙,氏引申为族。
故而有四民,为士民、商民、农民、工民。
又有《缁衣》中写道:“礼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可见两者间的关系是相互依附,无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