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人冒着被驽箭击毙的危险,用长枪挑拆栅栏,唐军是临时搭建的简易防御工事,破坏拆除不是很难。守卫的唐军飞舞陌刀,对破坏栅栏的敌人毫不留情,两军在栅栏前进行殊死搏斗。
但契丹兵势在必得,他们前赴后继,倒下一批,马上就冲上一批,十分惨烈。栅栏前的尸体越来越多,而唐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更危急的是,唐军的数量只有契丹兵的五分之一。如果栅栏一旦被破,唐军装备优势将会彻底丧失,人少的弱点就暴露无遗。
阿史那承庆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军中团团转,一万四千人的军队,在只有简易工事的情况下,如何能抵抗八万敌人的攻击。
时间一长,就会被敌人打开口子,冲进阵地之内,近身肉搏,人多占有优势。面对五倍的敌人,只有任人宰割了,唯一的希望是蔡希德的救援快来。他估计蔡希德快要来了,命令军士全力支撑。希望蔡希德及时赶到,如果能坚持到安禄山元帅的主力到达,就能反败为胜,包围消灭契丹军。
然而希望的事总是迟迟不来,而担心的事立马就发生了。在契丹军队连续冲击下,栅栏被打开了一个口子,大批契丹兵蜂拥而来。
他马上派上镇将4薛嵩去堵住缺口。薛嵩是高宗时期名将薛仁贵的孙子,武林奇人皇甫惟雄的三弟子,武艺高强。在前不久安禄山组织的比武大会上艺压众多武林高手,获得第一,安禄山破格任命他为上镇将。
他使用其祖父的驰名武器方天画戟冲向正要进入阵内契丹勇士。挥戟刺向突在最前的萧远山,萧远山举起狼牙棒向左侧拨挡。
谁知速度太快,没有挡到戟头,只拨在戟杆上。方天画戟只稍稍偏了一点,戟小枝擦着他的头盔滑过。
他惊出一身冷汗,知道遇上了对手,振作精神与薛嵩斗在了一起。虽然他的武艺不及薛嵩,但差距不算太大,抵挡一阵不成问题。
强将手下无弱兵,薛嵩带领的500军士勇猛异常,三人或五人一组,挥舞着陌刀赴向契丹勇士。
他们兵对兵,将对将,你向我方阵地突进,我向你的军队内部冲锋。一场混战,互不相让。双方的士气都在高涨,各种兵器相互撞击,夹杂着军士的鼓噪声,十分响亮,声传十数里。
薛嵩将方天画戟舞得风雨不透,着着进逼,萧远山振作精神,舞动狼牙棒全力防御。方天画戟越舞越快,方位角度越来越刁。狼牙棒穷于应付,跟着方天画戟运动。
萧远山满头大汗,已经岌岌可危,两名契丹勇士上来替换他。他退下来指挥契丹军队扩大入口,突然一名抵抗薛嵩的勇士一声惨叫,被方天画戟刺中左肩,他只得再次冲上去,合战薛嵩。
蔡希德接到阿史那承庆的求救信件,立即调转马头,向他的防御地点奔驰而来。他是个喜欢弄险的人,执行拦截北面任务时,加快了速度,多跑了三十里,使他与阿史那承庆之间的距离拉大。
本想突然袭击,出其不意的一举冲乱契丹军队,现在要回援,就成了弄巧成拙,让军士多跑三十里路。
形势十万火急,好在军队的马匹配备充足,军士可以换乘另一匹马赶路。唐朝的边防军队足额配备,安禄山更是加强装备配置。在战时一个士兵有两匹马,一匹背驮必备物资,一匹用来骑乘赶路,与敌战斗时便下马组成兵阵,向敌进攻获防御。